[实用新型]一种茶叶萎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7531.4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7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董竞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洱知味茶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董建国 |
地址: | 665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潮装置 冷却区 本实用新型 补风装置 茶叶萎凋装置 侧进风装置 进料装置 出料口 除尘口 风门 茶叶 机体后部 配合结构 生产流程 萎凋过程 侧进风 电控柜 均匀性 可控性 风机 风管 进风 萎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萎凋装置,包括进料装置、除尘口、干燥排潮装置、冷却区补风装置、冷却区排潮装置、风门、出料口、机体、风机、侧进风装置、电控柜;所述的除尘口设置在机体的进料装置一端;所述的干燥排潮装置设置在机体的中部上方;所述的冷却区补风装置设置在机体后部上方,且在干燥排潮装置的后部;所述的冷却区排潮装置位于冷却区补风装置的中间;所述的风门位于各风管的连接处;所述的出料口位于机体的尾部;所述的侧进风装置位于机体的一侧。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进风与侧进风的的配合结构,实现了茶叶萎凋过程中的均匀性,提高了茶叶生产流程的可控性,保证了萎凋工艺的质量。本实用新型易于实施,工作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制作设备领域,进一步属于萎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实施,工作可靠的茶叶萎凋装置。
背景技术
萎凋工序,是以低温条件下大量失水为特点。随着水分散失,细胞液的浓度增大,酶的活性增强,从而使叶内化学成分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对红茶的色香味的形成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实践证明,掌握水分变化的规律,控制失水量和失水速度,是萎凋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影响萎凋失水的外在因素很多,有温度、湿度﹑通风条件、叶层的厚薄等。在生产实践中,在低温高湿的情况下,进行加温萎凋,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提高萎凋质量;但温度以35℃以下为宜,不超过38℃。现在萎凋设备采用上下进风的方式控制茶叶温度和湿度,但很难做到整个输送带面上所有的物料都能保证同质性。为此,研究开发一种易于实施,工作可靠的茶叶萎凋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实施,工作可靠的茶叶萎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进料装置、除尘口、干燥排潮装置、冷却区补风装置、冷却区排潮装置、风门、出料口、机体、风机、侧进风装置、电控柜;所述的除尘口设置在机体的进料装置一端;所述的干燥排潮装置设置在机体的中部上方;所述的冷却区补风装置设置在机体后部上方,且在干燥排潮装置的后部;所述的冷却区排潮装置位于冷却区补风装置的中间;所述的风门位于各风管的连接处;所述的出料口位于机体的尾部;所述的风机位于侧进风装置的下部;所述的侧进风装置位于机体的一侧;所述的电控柜与风机、干燥排潮装置、冷却区补风装置的各电机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进风与侧进风的的配合结构,实现了茶叶萎凋过程中的均匀性,提高了茶叶生产流程的可控性,保证了萎凋工艺的质量。本实用新型易于实施,工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进料装置,2-除尘口,3-干燥排潮装置,4-冷却区补风装置,5-冷却区排潮装置,6-风门、7-出料口、8-机体、9-风机、10-侧进风装置、11-电控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料装置1、除尘口2、干燥排潮装置3、冷却区补风装置4、冷却区排潮装置5、风门6、出料口7、机体8、风机9、侧进风装置10、电控柜11;所述的除尘口2设置在机体8的进料装置1一端;所述的干燥排潮装置3设置在机体8的中部上方;所述的冷却区补风装置4设置在机体8后部上方,且在干燥排潮装置3的后部;所述的冷却区排潮装置5位于冷却区补风装置4的中间;所述的风门6位于各风管的连接处;所述的出料口7位于机体8的尾部;所述的风机9位于侧进风装置10的下部;所述的侧进风装置10位于机体8的一侧;所述的电控柜11与风机9、干燥排潮装置3、冷却区补风装置4的各电机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洱知味茶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普洱知味茶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75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