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胞培养袋与培养液瓶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7917.5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1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郭金东;高全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王俊红 |
地址: | 450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培养 培养液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胞培养袋与培养液瓶的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补液过程中培养液易被污染的技术问题。通过培养液瓶连接结构连接瓶口与筒体上端开口、通过培养袋连接结构连接进液口与筒体下端开口,培养液瓶内的培养液即可在重力作用下依次经过瓶口、筒体中部空腔及进液口而被压入细胞培养袋中,实现向细胞培养袋补液。在培养液瓶中液体减少之后,大气中的空气经阻水膜滤除其中的细菌及其他杂物后经进气管进入筒体中部空腔中,并继续向上进入培养液瓶中,以将培养液瓶中的培养液持续压入细胞培养袋中,阻水膜更可避免培养液由进气管上口流出。所以,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将培养液瓶中的培养液完全送入细胞培养袋中,更能避免培养液被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胞培养袋与培养液瓶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和生物、免疫、医药等科研领域,经常用到细胞培养技术,也是几乎所有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础。在细胞培养期间,通过传代和补液可以让细胞持续生长并达到一定的数量。为使细胞达到更多数量,通常会使用体积较大的细胞培养袋。在使用细胞培养袋培养细胞进行传代或补液时,一般是将一个50ml注射器的针筒作为漏斗和细胞培养袋连接起来,然后将培养液倒入针筒中,培养液通过针筒流入细胞培养袋来完成传代或补液过程。由于注射器针筒是敞口的,因此在传代或补液过程易使细胞受到污染,且在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和科研领域做细胞培养时需要大量补液,补液量经常会超过1000ml,这样就需要反复的将培养液从培养液瓶倒入注射器针筒,不仅存在工作效率低的缺点,暴露时间长和重复性操作更会增加培养液被污染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培养袋与培养液瓶的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补液过程中培养液易被污染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培养袋与培养液瓶的连接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细胞培养袋与培养液瓶的连接装置,包括进气管及中部具有空腔的筒体,筒体的上下两端均具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上端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与培养液瓶的瓶口连接的培养液瓶连接结构,下端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与细胞培养袋的进液口连接的培养袋连接结构;所述进气管包括进气管上口和进气管下口,进气管下口与所述空腔连通,进气管上口与外界大气连通以将大气中的空气送入所述空腔中;进气管的上端设置有可封堵所述进气管上口的、具有阻水通气作用的阻水膜。
所述培养液瓶连接结构包括与待连接的培养液瓶瓶口螺纹吻合适配的内螺纹段,内螺纹段设置在筒体上端的内壁面上。
筒体的下端通过管体与细胞培养袋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培养袋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筒体下端的出液口,出液口与管体插接连接。
所述筒体包括下端的倒锥状的漏斗,出液口设置在漏斗的中部下端。
所述进气管上口与筒体的上端齐平设置,进气管下口位于筒体的中部。
所述筒体包括设置在外侧面上的、向外凸出的延伸边。
所述进气管包括上端的扩口段,扩口段内插装有支撑层,支撑层包括上端的网状结构,所述阻水膜支撑固定在网状结构上。
所述进气管及筒体由医用塑料一体成型。
所述进气管的横截面形状呈月牙形。
所述筒体的高度为85mm-95mm,筒体内径为35mm-40mm,进气管长度为25mm-35mm,进气管的横截面长度为2mm-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肿瘤医院,未经河南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79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