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能型多芯电缆校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8944.4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8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郑军;靳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鹏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500 山西省吕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芯电缆 电阻模块 校线器 本实用新型 等值电阻 串联 万用表 施工成本低 准确度 测量电阻 串联电阻 公端接线 一端连接 电位器 接线座 对讲机 线器 线芯 校线 校对 电路 电源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能型多芯电缆校线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能型多芯电缆校线器,包括串联在一起的电源、电位器、开关、串联电阻和电阻模块,电阻模块的任一端连接有公端接线座,电阻模块包括相互串联的多个等值电阻R1~RN,在等值电阻的电路上对应连接有接线座J1~JN。其有益效果是:使用该校线器,校线过程仅需一人操作,不用对讲机,只需在多芯电缆任意一端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或电压值即能校对出对应线芯,方便简单、准确度高、施工成本低、节约人力、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校线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能型多芯电缆校线器。
背景技术
在发电厂或变电站二次回路控制电缆施工中,多芯电缆校线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近年来随着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在电气工程施工领域,大量使用多芯电缆作为现场控制仪表、继电保护、电气连锁与主控室控制信号传播介质,在施工接线时需要对电缆进行绝缘,导通性能测试,尤其需要确认每一根芯线所对应的电缆线号是否两端对应,以保证仪表、保护装置、电气设备的各种信号,电源的电缆正确连接。但在实际施工中发现,利用传统的校线方法,有时会因施工人员的沟通局限性,理解偏差等因素,以及在施工嘈杂的环境中使用对讲机进行语音沟通的过程中,难免造成错误或误差,导致在随后的电气自动化调试过程中出现保护和仪表不能正常工作、电气连锁不动作,误动作。甚至会出现因错误的校线、接线导致造成保护装置、仪表和电气一二次设备损坏的严重事故;同时若待以上问题出现之后再去进行逐一排查线路,面对已经捆绑整齐固定在盘柜内的电缆,重复校线工作会更加繁琐,工作量会更大,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严重增加投入成本。
现阶段常用的多芯电缆校线方法是由干电池和小电珠组成的“对线灯”方法。该方法的校线过程为:多芯电缆的校线是逐芯一一对线,通常,先确定一根公用线(或者用接地线充当公用线),一端用被试芯与公用线短接,另一端用试灯在公用线与未知芯之间测试,直到灯亮,未知芯即被确定,再试下一根。在测试过程中,两端人员需用对讲机频繁联系协调。
此方法存在以下的弊端:1)对电缆一一校验过程工作量很大。以施工常用的12芯控制电缆为例。一根12芯电缆校线,校线操作次数可能多达12+11+……+2+1=78次,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和工程进度。2)公用线不易确定,且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对于“通灯”对线法公用线的选取,常用下面几种选取方法。一是从被试电缆中,找一根明显“与众不同”的芯线,可选用这根芯线作公用线(很多多芯电缆无此线)。二是利用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充当公用线(该屏蔽层可能无法可靠导通)。三是利用接地网上的引下线充当公用线(这种方法容易产生接触不良,在雷雨时还有可能遭受雷击,存在安全隐患)。四是拉一根临时线作为公用线(这种方法最可靠,但很麻烦,工程量很大,很多场合无法实现)。3)此方法要求两人有熟练的工作经验且对图纸线号完全熟悉的电气校线员,进行默契配合操作,期间需要不断用对讲机沟通传达接通断开命令并需确认回复,校线工作量大效率很低且费时费工,因施工现场一般昏暗嘈杂、沟通方面的因素、电池及灯泡故障较多易导致校线过程出现错误。
因此,提供一种方便简单、准确度高、施工成本低、节约人力、安全可靠的全能型多芯电缆校线器,是本实用新型的创研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简单、准确度高、施工成本低、节约人力、安全可靠的全能型多芯电缆校线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能型多芯电缆校线器,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能型多芯电缆校线器,包括串联在一起的电源、电位器、开关、串联电阻和电阻模块,电阻模块的任一端连接有公端接线座,电阻模块包括相互串联的多个等值电阻R1~RN,在等值电阻的电路上对应连接有接线座J1~JN。
优选地,等值电阻是金属膜等值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鹏,未经高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89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