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发生设备和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家用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9045.6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1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林硕;王慷慨;熊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0 | 分类号: | C01B13/10;C01B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发生设备 臭氧 循环管路 出气管 气泡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 臭氧发生器 混合气体 流通 进气管 家用电器 进气口 生产成本低 实际需求 往复循环 新鲜空气 循环泵 循环管 排出 升高 上游 进口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设备和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家用电器,臭氧发生设备包括:臭氧发生器;循环管路,循环管路上设有入口和出口,入口位于进气口的上游;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流通面积小于循环管路的流通面积,出气管的流通面积小于循环管路的流通面积;循环泵。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臭氧发生设备,当臭氧发生设备工作时,只有一小部分的臭氧可以通过出气管排出,大部分的混合气体和从进口进入的一小部分的新鲜空气可以再次进入臭氧发生器中,由此往复循环。循环管路中的臭氧含量可以随着混合气体的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升高,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臭氧发生设备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可以得到高浓度的臭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纳气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臭氧发生设备和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臭氧微纳气泡综合了臭氧和微纳气泡的优点,具有尺寸小、杀菌能力强和分解能力强等特点,且臭氧可以完全分解成无害的氧气,不会存在有害物质的残留,因此臭氧微纳气泡在杀菌消毒、食物保鲜和污水治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其工作原理主要通过将臭氧发生设备产生的臭氧直接注入到微纳气泡发生器中,进而可以得到臭氧微纳气泡。但是小型的臭氧发生设备产生的臭氧浓度较低,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大型的臭氧发生设备可以产生高浓度的臭氧,但是臭氧发生设备体积庞大、操作复杂且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臭氧发生设备,所述臭氧发生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产生的臭氧浓度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设有上述臭氧发生设备的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了一种设有上述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的家用电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臭氧发生设备,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所述循环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上游,所述出口位于所述出气口的下游;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入口相连,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出口相连,所述进气管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循环管路的流通面积,所述出气管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循环管路的流通面积;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串联在所述循环管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臭氧发生设备,通过设置进气管的流通面积小于循环管路的流通面积,出气管的流通面积小于循环管路的流通面积。当臭氧发生设备工作时,只有一小部分的臭氧可以通过出气管排出,大部分的混合气体可以和从入口进入的一小部分的新鲜空气再次进入臭氧发生器中,由此往复循环。循环管路中的臭氧含量可以随着混合气体的循环次数的增加越来越高,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臭氧发生设备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可以得到高浓度的臭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循环管路的内径与所述进气管的内径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2-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循环管路的内径与所述出气管的内径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2-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臭氧发生设备还包括制氧机,所述制氧机与所述进气管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循环泵串联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入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循环管路为硅胶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的臭氧发生设备;微纳气泡发生器,所述微纳气泡发生器包括发生腔室,所述发生腔室具有进水口和臭氧入口,所述臭氧入口与所述出气管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90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