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踢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0636.5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9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管勇美;王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9/04 | 分类号: | E04F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安志娇 |
地址: | 215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铺装结构 踢脚 踢脚板 墙体 墙面结构 第一板 本实用新型 连接结构 牢固性 下表面 胶粘 卡件 稳固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踢脚结构,适于安装于墙体外侧并位于墙面结构与地面铺装结构之间,包括:踢脚板,其下表面位于地面铺装结构上方;第一板件,设于踢脚板靠近墙体的一侧,且至少部分结构位于墙体外侧与地面铺装结构的侧面之间;连接结构,连接踢脚板和第一板件。从而使踢脚结构更加稳固的固定于墙面结构与地面铺装结构之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踢脚通过卡件或者胶粘进行固定导致的牢固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踢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金属踢脚结构,安装于地板与墙面之间,通过卡件或者胶粘与地板结构和墙面结构进行连接,由于踢脚结构本身的结构经常被踢到导致结构不稳固,在踢脚结构上设置了加强筋以增强稳固性。
但是由于踢脚固定于地板结构和墙面结构之间,通过卡件或者胶粘与地面结构和墙面进行连接,经过长时间被踢以及老化,胶粘度降低导致踢脚不稳固,导致变形,容易发生脱落。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踢脚通过卡件或者胶粘固定于墙面和地面之间导致的牢固性较低,不够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踢脚的牢固性较低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安装牢固的踢脚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踢脚结构,适于安装于墙体外侧并位于墙面结构与地面铺装结构之间,包括:
踢脚板,其下表面位于所述地面铺装结构上方;第一板件,设于所述踢脚板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且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墙体外侧与所述地面铺装结构的侧面之间;连接结构,连接所述踢脚板和所述第一板件。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二板件,为水平板,且所述第二板件的下表面与所述地面铺装结构的上表面配合以受到所述地面铺装结构的支撑。
所述第一板件远离所述墙面结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向远离所述墙体的方向延伸而出的第三板件,所述第三板件、所述第一板件及所述连接结构共同围成适于包覆所述地面铺装结构靠近所述墙体一端的安装槽口。
所述安装槽口为U型槽。
所述第三板件的上表面与所述地面铺装结构的下表面相匹配。
所述墙面结构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板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踢脚板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板件之间的水平距离。
所述墙面结构为墙面装饰板。
所述踢脚板与所述墙面结构之间设有第四板件,所述第四板件为水平板,与所述墙面结构的下表面配合以对所述墙面结构进行支撑。
所述第四板件与所述连接结构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还包括由所述第四板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而出的第五板件,所述第五板件与所述第四板件一起形成适于包覆所述墙面结构靠近所述地面铺装结构一端的收口槽。
所述踢脚板、所述第四板件、所述第五板件及所述加强筋一体成型。
所述地面铺装结构为地坪。
所述踢脚结构为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0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