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冲洗装置的圆形雨水调蓄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0712.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3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调蓄池 冲洗装置 集水池 泵坑 下凹 冲刷 本实用新型 固定设置 环形结构 潜污泵 无死角 排出 岸边 雨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冲洗装置的圆形雨水调蓄池,圆形雨水调蓄池的池底具有下凹的集水池,其呈环形结构且沿圆形雨水调蓄池的池底周侧设置;集水池内具有下凹的泵坑,用于固定设置潜污泵;在集水池的池岸边设置有冲洗装置,用于对雨水排出后圆形雨水调蓄池的池底进行冲刷。通过对圆形雨水调蓄池的形状、结构及位于其内部的集水池和泵坑的形状、位置等进行合理设计,并选择冲洗装置的位置,使得圆形雨水调蓄池的池底能够被全面无死角地冲刷干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冲洗装置的圆形雨水调蓄池。
背景技术
城市在受雨时,往往会增加径流量,雨水和污水常常会汇合,增加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的负担,尤其是在降雨初期,形成的初雨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若初雨直接排放到天然水体,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需要增设初雨调蓄池等设施对不同水质的雨水进行调节处理。在我国城市排水系统中,初雨调蓄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调蓄池内设置在线池的目的是将大部分中后期雨水边处理边排放。但是中后期雨水中还是存在很多泥沙、杂质等固体颗粒物,这些杂质和泥沙如果随雨水直接排河,对河水会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在池子内将这些杂质和泥沙与雨水进行分离,同时分离出来的杂质和泥沙在池底部长期积累也会造成池底淤积,还会产生恶臭气体。因此需要对池底部进行冲洗以便将这些杂质和泥沙清理干净。
但是由于雨水调蓄池的形状和结构限制,如何才能够对池底进行全面彻底冲洗,一直是困扰的难题,因此,设计出合理的雨水调蓄池和位于其内部的集水池的形状和结构,使得冲洗装置能够更高效地对池底进行全面无死角地冲洗成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冲洗装置的圆形雨水调蓄池,通过对其形状和结构的合理设计,并对位于其内部的集水池和泵坑的位置和形状进行合理设计,使得冲洗装置能够更高效地对池底进行全面无死角地冲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冲洗装置的圆形雨水调蓄池,池底具有下凹的集水池,其呈环形结构且沿圆形雨水调蓄池的池底周侧设置;集水池内具有下凹的泵坑,用于固定设置潜污泵;在集水池的池岸边位置设置有冲洗装置,用于对雨水排出后所述圆形雨水调蓄池的池底进行冲刷。
优选地,圆形雨水调蓄池的池底具有沿其中心向周侧集水池的方向倾斜的坡度,以使得对圆形雨水调蓄池的池底冲洗后形成的污水能够从雨水调蓄池流向集水池。
优选地,雨水调蓄池池底的倾斜坡度为0.5~3%,优选为1%。
优选地,集水池的池底具有向泵坑倾斜的坡度,优选坡度为0.5~3%,更优选为1%。
优选地,泵坑为圆形结构且设置在与圆形雨水调蓄池的入水口相对的另一端。
优选地,泵坑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潜污泵,用于将雨水或冲刷池底后的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
优选地,冲洗装置为喷射式冲洗装置,其设置在集水池池岸边区域;喷射式冲洗装置包括水泵和喷射管,水泵设置在集水池池底,用于将集水池内的雨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喷射管中。
优选地,冲洗装置还包括旋转驱动器,用于驱动喷射管在圆形雨水调蓄池内旋转;优选地,喷射管冲洗时的旋转角度为0~260°。
优选地,喷射式冲洗装置为两个,以圆形雨水调蓄池为中心对称地设置在周侧两端,且位于集水池池岸边,朝向圆形雨水调蓄池的中心喷射。
优选地,喷射式冲洗装置为多个,多个喷射式冲洗装置间隔地设置在圆形雨水调蓄池的周侧,且位于集水池池岸边,朝向圆形雨水调蓄池的中心喷射。
优选地,圆形雨水调蓄池还设置有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可控制旋转驱动器在圆形雨水调蓄池内旋转,例如在水平方向的平面内向左右两边往复摆动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07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