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末梢血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2115.3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0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吕纯莉;李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李龙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集瓶 末梢血采集 本实用新型 微量吸管 硅胶盖 软质材料 医疗护理 硬质材料 抗凝剂 瓶颈处 瓶口处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末梢血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瓶,采集瓶的中部由软质材料制成,采集瓶的底部和瓶颈处均由硬质材料制成,采集瓶的瓶口处设置有硅胶盖,微量吸管的一端穿过硅胶盖并伸至采集瓶内,且采集瓶和微量吸管内均设置有EDTA‑K抗凝剂。以解决现有末梢血采集方法不合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乳胶头的末梢血采集管,属于医疗护理领域。
背景技术
末梢血的采集在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特别是针对婴幼儿和采血困难的人群,但是末梢血的采集过程是否顺利及采血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结果特别是血小板结果的准确性起决定性作用;目前末梢血采集取血方法主要用’刮取法'和“微量吸管”吸取法,而有文献报道刮取法对血小板的结果影响很大,而市面有售的末梢血采集管虽然加注了抗凝剂,但是由于微量吸管不能有足够的负压吸取血液,同样导致收集血液时间过长,造成血小板假性减低甚至血液凝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末梢血采集装置,以解决现有末梢血采集方法不合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末梢血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瓶,采集瓶的中部由软质材料制成,采集瓶的底部和瓶颈处均由硬质材料制成,采集瓶的瓶口处设置有硅胶盖,微量吸管的一端穿过硅胶盖并伸至采集瓶内,且采集瓶和微量吸管内均设置有EDTA-K抗凝剂。
前述采集装置中,采集瓶的底部为锥形内腔瓶底,采集瓶的中部为球形外凸结构,且采集瓶的中部由乳胶制成;
前述采集装置中,硅胶盖可拆式地密封固定于采集瓶的瓶口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末梢血采集时能够在管内形成一定的负压,能够使血液通过微量吸管快速地被吸入采集瓶中,即避免了对血小板的影响,又能大大提升血液提取效率,从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通过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末梢血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瓶1,采集瓶1的底部12为锥形内腔瓶底,底部12的内腔为锥形腔体14,采集瓶1的中部11为球形外凸结构,且采集瓶1的中部11由乳胶制成,采集瓶1的底部12和瓶颈 13处均由硬质材料制成,采集瓶1的瓶口处设置有硅胶盖2,硅胶盖2可拆式地密封固定于采集瓶1的瓶口处,微量吸管3的一端穿过硅胶盖2并伸至采集瓶1 内,且采集瓶1和微量吸管3内均设置有EDTA-K抗凝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2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收轴装置
- 下一篇:用于动静脉导管内采血的一次性采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