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频变压器的铜线导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2147.3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3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佘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金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4 | 分类号: | H01F41/064;H01F41/096;H01F41/08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4307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轴 支撑杆 送线机构 限位块 高频变压器 导线机构 导线装置 两根导线 竖直连接 铜线 导线棒 底座台 支撑轴 底座 电力工程设备 平行间隔设置 可拆卸连接 垂直连接 同一方向 导线孔 申请 松动 结实 垂直 | ||
本申请公开了电力工程设备领域的一种高频变压器的铜线导线装置,包括呈方形的底座台,所述底座台的一侧设有送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相对的一侧设有导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包括竖直连接在底座台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芯轴,所述芯轴垂直于支撑杆,所述芯轴上靠近支撑杆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芯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芯轴可拆卸连接;所述导线机构包括竖直连接在底座台上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垂直连接有两根导线棒,两根所述导线棒平行间隔设置,两根导线棒上均设有导线孔,两根所述导线棒与所述芯轴均在同一方向上。采用本申请给绕组时就非常结实,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频变压器的铜线导线装置。
背景技术
高频变压器是工作频率超过中频(10kHz)的电源变压器,主要用于高频开关电源中作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也有的用于高频逆变电源和高频逆变焊机中作高频逆变电源变压器。高频变压器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
高频变压器的加工流程主要包括在绕组上绕线、包胶带、端控带、配线、焊锡、装配、电感测试、包铜带、检测、校脚和包装等。其中绕线是指在绕组上缠绕铜线,此工序需使用高频变压器绕线机,高频变压器绕线机放置在操作台上,使用时,采用微电脑控制器控制高频变压器绕线机的运行。铜线绕在工字轮形线筒上,线筒包括两端开放的空心圆柱状绕线管和绕线管两端连接的限位板,通常限位板的外径约为6cm,绕线管的内径约为2cm,线筒放在操作台上。但是线筒放在操作台上,由于没有机构能对线筒进行固定,所以线筒极容易随意滚动,且多线并绕时,使用到的线筒随着增多,导致铜线相互缠绕打结,不利于顺利开展工作,使工作效率大为降低,而且给绕组绕线的过程中,还会因为铜线没有绷紧而造成绕线不结实,容易出现松动,这样就会造成返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高频变压器的铜线导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给绕组绕线时存在绕线不结实、松动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一种高频变压器的铜线导线装置,包括呈方形的底座台,所述底座台的一侧设有送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相对的一侧设有导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包括竖直连接在底座台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芯轴,所述芯轴垂直于支撑杆,所述芯轴上靠近支撑杆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芯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芯轴可拆卸连接;所述导线机构包括竖直连接在底座台上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垂直连接有两根导线棒,两根所述导线棒平行间隔设置,两根导线棒上均设有导线孔,两根所述导线棒与所述芯轴均在同一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的高频变压器的铜线导线装置,使用时首先将铜线的线筒放在底座台上的送线机构上,因为送线机构包括竖直连接在底座台上的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芯轴,芯轴上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并且第二限位块与芯轴可拆卸连接,将第二限位块取下,然后把线筒套在芯轴上,再将第二限位块连接在芯轴上,将线筒上的铜线的自由端引出后,又因为送线机构相对的因此而设有导线机构,导线机构包括竖直连接在底座台上的支撑轴,支撑轴上垂直连接有两根导线棒,两根导线棒平行间隔设置,将线筒上铜线的自由端依次穿过导线棒上的导线孔,最终将铜线的自由端连接在绕组上即可,绕组转动,就可以带动芯轴上的线筒滚动,进而完成铜线的输出,而铜线穿过绕线孔然后继续向前输出时,就会受到一定的阻力,进而将铜线绷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方案给绕组绕线时,只需要将第二限位块取下,然后将线筒套在芯轴上,再将第二限位块与芯轴连接,把铜线的自由端依次穿过导线棒上的导线孔,并将铜线的自由端与绕组连接,绕组转动就带动线筒转动,通过限位块的限位,就能保证线筒不会脱落,保证了绕线的有效进行,而铜线从导线孔中引出后,就会受到一定的阻力,铜线就会被绷紧,相比现有技术而言,采用这样的方式给绕组绕线,绕线就更加结实,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金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金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21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变压器线圈生产用绕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干扰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