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变压器含浸处理的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2156.2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3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佘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金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4307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槽 圆形挡片 推动杆 底座 进油孔 排油孔 基板 含浸处理 软管 治具 变压器 变压器制造技术 贯穿孔槽 控制阀门 内壁滑动 竖直连接 中空结构 侧壁 刮擦 排油 小孔 申请 坠落 浸泡 倾倒 高处 外部 延伸 | ||
本申请公开了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变压器含浸处理的治具,基板上设有若干孔槽,孔槽内均设有圆形挡片,圆形挡片上设有若干小孔,圆形挡片的侧壁与孔槽的内壁滑动连接,圆形挡片的底部均竖直连接有推动杆,推动杆贯穿孔槽的底部并延伸至基板的下方,基板的下方设有底座,推动杆均连接在底座上,底座呈中空结构,孔槽的底部均设有排油孔,底座上设有若干进油孔,排油孔与进油孔一一对应,排油孔与进油孔之间连接有用于排油的软管,软管上设有控制阀门,推动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孔槽的深度。采用本申请就能有效的避免线圈倾倒在外部或者因高处坠落而刮擦、磕碰到线圈的表面,并且用于浸泡线圈的油也不会造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含浸处理的治具。
背景技术
电子变压器是电子、通讯和家用电器设备不可缺少的组件。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电子变压器获得了更迅速的发展。在我国华南“珠三角”地区,以电子变压器为主的外资、独资或合资的电子厂家像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近几年来“长三角”地区的电子厂家也越来越多。
在变压器的制作中,需要使用真空含浸处理(即变压器的油处理),变压器油处理中的含浸槽是用于线圈浸泡,用于提高绝缘漆渗透能力,增加充填率,从而提高电器线圈的整体机械强度,绝缘强度及防潮、防霉等性能。在含浸槽内浸泡后的线圈,需要取出烘干之后贴标签或喷字,之后即得成品。现有的含浸治具为具有漏孔的孔板,孔板的四周设有围壁,围壁的高度大于线圈的高度,以确保在将治具放入含浸槽的时候,油能淹没线圈,确保含浸效果,含浸处理后将治具取出烘干,之后将线圈倒出,由于围壁具有一定高度,在将线圈取出时需要将治具翻转倾倒,这样操作使生产的连续性降低,翻转需要将一只手抬高,另一只手下放,长时间操作会使需要抬高的那只手的肩膀酸软无力,这样不仅效率低下,同时稍不注意,就会将线圈倾倒在外面,刮擦、磕碰到线圈的表面,使良率降低,并且采用这样的方式取出线圈时,含浸槽内的油也会跟着流出,这样就造成了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用于变压器含浸处理的治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将线圈取出时,只能将治具倾倒翻转进而导致线圈容易刮擦,并且油也会造成浪费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一种用于变压器含浸处理的治具,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四周设有围壁,所述围壁上设有把手,所述基板上设有若干孔槽,所述孔槽内均设有圆形挡片,所述圆形挡片上设有若干小孔,所述圆形挡片的侧壁与所述孔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圆形挡片的底部均竖直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贯穿孔槽的底部并延伸至基板的下方,所述基板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推动杆均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呈中空结构,所述孔槽的的底部均设有排油孔,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进油孔,所述排油孔与进油孔一一对应,所述排油孔与进油孔之间连接有用于排油的软管,所述软管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推动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孔槽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变压器含浸处理的治具,使用时,先将线圈依次放在基板上的孔槽中,因为孔槽的底部设有排油孔,底座上设有进油孔,排油孔与进油孔一一对应,并且排油孔与进油孔之间连接有用于排油的软管,软管上设有控制阀门,关闭控制阀门,然后向孔槽中加油,待线圈浸泡完成后,打开控制阀门,用手按住围壁上的把手,向下压基板,因为孔槽内设有圆形挡片,圆形挡片上设有若干小孔,圆形挡片的侧壁与孔槽的内壁滑动连接,圆形挡片的底部竖直设有推动杆,推动杆贯穿孔槽的底部并延伸至基板的下方,推动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孔槽的深度,推动杆就推动圆形挡片沿着孔槽的内壁向上运动,直到将线圈推出孔槽即可,同时孔槽内的油就通过圆形挡片上的小孔并进入到排油孔同时通过软管进入到进油孔中并流入底座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金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金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21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抽头中频励磁试验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后处理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