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建项目临时供水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2514.X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2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天祥;许列操;杨元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B11/16;E03B7/07;E03B7/00;E03B7/08;E03B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池 自来水管路 电动阀门 供水管路 水箱管路 水箱 本实用新型 供水泵系统 顶部设置 施工现场 液位计 水池 水质检测装置 分布式设置 管路连接 集中设置 节水环保 进水管路 循环用水 用水位置 水资源 市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建项目临时供水泵系统,包括在施工现场集中设置的降水池和集水池,以及分布式设置在各个用水位置的水箱;降水池与集水池之间通过管路连接,该管路中设置有水质检测装置和第一电动阀门;集水池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液位计和两条进水管路,其中一条为施工现场循环用水管路,另一条连接自来水管路;自来水管路中设置有第二电动阀门;集水池底部设置有第一供水管路;水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液位计和水箱管路,水箱管路与自来水管路以及集水池底部的第一供水管路均相连;水箱管路中设置有第三电动阀门;水箱底部设置有第二供水管路。本实用新型很大程度的减少市政水资源的利用,节水环保、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用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建项目临时供水泵系统。
背景技术
房建项目用水主要包括降尘、混凝土养护、砌筑和地砖施工等,施工用水量比较大,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在施工现场进行用水管理一般比较粗放,容易产生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房建项目施工区域降水和雨水季节性比较丰富,基本可以满足现场施工的需求,很大程度的减少市政水资源的利用,节水环保、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缺陷,提供一种房建项目临时供水泵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房建项目临时供水泵系统,包括在施工现场集中设置的降水池和集水池,以及分布式设置在各个用水位置的水箱;其中:
降水池与集水池之间通过管路连接,该管路中设置有水质检测装置和第一电动阀门;
集水池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液位计和两条进水管路,其中一条为施工现场循环用水管路,另一条连接自来水管路;自来水管路中设置有第二电动阀门;当集水池的液位低于第一液位计的高度时,第二电动阀门自动打开,通过自来水管路向集水池中加水;集水池底部设置有第一供水管路,第一供水管路中设置有水泵、止回阀和压差传感器;集水池通过水泵、止回阀和压差传感器给各个用户支路供水;
水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液位计和水箱管路,水箱管路与自来水管路以及集水池底部的第一供水管路均相连;水箱管路中设置有第三电动阀门,当水箱的液位低于第二液位计的高度时,第三电动阀门自动打开,通过自来水管路和第一供水管路向水箱中加水;水箱底部设置有第二供水管路,第二供水管路中也设置有水泵、止回阀和压差传感器;水箱通过水泵、止回阀和压差传感器给各个用户支路供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供水管路和第二供水管路中均设置有手动阀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供水管路和自来水管路之间还设置有第四电动阀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自来水管路中设置有手动阀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自来水管路中还设置有压力计。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自来水管路中还设置有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房建项目临时供水泵系统,提供一种充分利用降水、施工废水和雨水的收集的供水系统,节水环保;通过能收集降水(并对降水进行水质检测)、施工废水和雨水,满足房建项目施工用水的需求,同时接入市政给水管在收集水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时能够确保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25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雨水收集装置
- 下一篇:雨水收集供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