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缘导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7056.9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0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宋菁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弘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层 包覆的 本实用新型 导体 绝缘导线 物理机械性能 电绝缘性 力学性能 耐摩擦性 有效解决 第一层 电性能 绝缘性 自润性 内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绝缘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其作为内芯;第一绝缘层,其仅以对所述导体的表面进行包覆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绝缘层为PET材质;第二绝缘层,其仅以对所述第一绝缘层的表面进行包覆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绝缘层为PET材质;第三绝缘层,其仅以对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表面进行包覆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三绝缘层为PA材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层和第二层采用PET材质,其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采用PC作为绝缘性的外层,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机械强度高,韧性好,具有自润性、耐摩擦性好,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遇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缘导线。
背景技术
在导线外围均匀而密封地包裹一层不导电的材料,如:树脂、塑料、硅橡胶、PVC等,形成绝缘层,防止导电体与外界接触造成漏电、短路、触电等事故发生的电线叫绝缘导线。
现有技术中的三层绝缘线,强度不足,耐热性较差,并且通常只能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不易拼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绝缘性好的绝缘导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绝缘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体,其作为内芯;
第一绝缘层,其仅以对所述导体的表面进行包覆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绝缘层为PET材质;
第二绝缘层,其仅以对所述第一绝缘层的表面进行包覆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绝缘层为PET材质;
第三绝缘层,其仅以对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表面进行包覆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三绝缘层为PA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以及第三绝缘层均通过流体涂覆并冷却固定的方式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导体于其轴向每间隔相同的尺寸均设置有径向凸出的凸出部,该凸出部使该导线形成向外凸出的环状凸起,
所述导线还配置有能够穿过其中一个所述环状凸起,并在之后被限制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环状凸起之间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能够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件包括
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件为T形套管结构,所述连接轴为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同轴线的空心轴,其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外侧端面上;
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为T形套管结构,所述连接孔位于第二连接件的外侧端面上,所述连接轴能够插入所述连接孔,并通过铆压的方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内壁上均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径向凸出且具有弹性的凸片,该凸片在第一次穿过所述环状凸起后形成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或者第二连接件退出该环状凸起的倒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层和第二层采用PET材质,其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采用PC作为绝缘性的外层,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机械强度高,韧性好,具有自润性、耐摩擦性好,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遇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弘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弘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7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低损耗传感器电缆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