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贴片机安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7250.7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0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梅;刘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卓创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G01B7/02;G01S1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凯谦巨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3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新华街道***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表面 支撑板 操作盘 安全检测装置 电路板贴片 贴片机 支撑杆 异物 贴片头 红外线发射器 红外线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 单片机设置 安全检测 测距雷达 外部异物 单片机 风机 自动化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路板贴片机安全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支撑杆、操作盘和单片机,其中操作盘设置在支撑板的上表面中部,单片机设置在支撑板的上表面前侧,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杆均匀分布在支撑板的上表面四周,本电路板贴片机安全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对贴片机的工作环境进很好的安全检测,红外线发射器结合红外线接收器的使用可以防止外部异物进入到贴片机中妨碍贴片机的运行,当有异物靠近贴片头时微型测距雷达可以对异物与贴片头的距离进行检测,风机可以将操作盘上表面的异物吹离操作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片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路板贴片机安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元件的小型化,线路板大多采用贴装式元件。由于表面贴装元件简单易用,但体积微小,一般采用贴片机贴装,贴片机是利用控制系统控制贴装头行走,通过贴装头吸嘴从进料器完成元件拾取,并自动将元件贴装到电路板指定位置,最终实现元件的自动贴装的一种机器;由于贴片机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一旦贴片过程中有异物进入到工作台内部,就会严重干扰贴片机的正常工作,甚至会导致机器损坏、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一种电路板贴片机安全检测装置的存在是十分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电路板贴片机安全检测装置,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安装,给安装以及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对贴片机的工作环境进行检测,进一步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路板贴片机安全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支撑杆、操作盘和单片机,其中操作盘设置在支撑板的上表面中部,单片机设置在支撑板的上表面前侧,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杆均匀分布在支撑板的上表面四周,设置在支撑板上表面前端左侧的支撑杆的外侧面设有红外线发射器,设置在支撑板上表面前端右侧的支撑杆的外侧面设有红外线接收器,支撑杆的上端面设有回形支撑架,回形支撑架的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的内部设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前后两端面分别与设置在第二导轨内部前后两侧的轴承相套接,第二螺杆的外侧面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回形支撑架的上表面靠近第二导轨后侧面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二导轨的后侧面与第二螺杆的后端面相连,操作盘的上方设有第一导轨,第二滑块的上表面通过连接架与第一导轨的上表面相连,第一导轨的内部设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左右两端面分别与设置在第一导轨内部左右两侧的轴承相套接,第一导轨的右侧面设有电机仓,电机仓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一导轨的右侧面与第一螺杆的右端面相连,第一螺杆的外侧面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下表面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下端面设有贴片头,贴片头的外侧面设有微型测距雷达,单片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红外线发射器、电动伸缩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红外线接收器和微型测距雷达均与单片机双向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外侧面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安装板均匀分布在支撑板的外侧面四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后侧设有风机,风机的外侧面设有水平向前设置的锥形出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机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型测距雷达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微型测距雷达均匀分布在贴片头的外侧面四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卓创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卓创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72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