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8258.5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6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盛卫;张克勤;董伊航;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彩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徐洋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越***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生物反应箱 污水存储箱 连通 污水处理装置 中空纤维膜 污泥出口 出水口 处理箱 洁净水 入水口 支架 膜生物反应 生物膜载体 过滤处理 生物种群 装置结构 生物膜 提拉部 泥浆 盘绕 格栅 提拉 支撑 申请 污水 进口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存储箱、膜生物反应箱以及洁净水处理箱,膜生物反应箱具有入水口、出水口与污泥出口,污水存储箱通过第一管路与膜生物反应箱的入水口连通,洁净水处理箱通过第二管路与膜生物反应箱的出水口连通,膜生物反应箱的污泥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污水存储箱下端的进口连通,膜生物反应箱上设有格栅,膜生物反应箱内还设有一支架,支架包括提拉部与位于提拉部下端的支撑部,支撑部上盘绕一作为生物膜载体的中空纤维膜,本申请不仅可以处理污水中的泥浆,而且利用中空纤维膜作为生物膜的载体可以同时对不同生物种群进行过滤处理,由此使整个装置结构更加简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依然有22.3%的县城没有设立污水处理厂,而重污染的厂家大部分都设立在城市的边缘或者县城,由于污水处理厂是工厂排污的最后一道“过滤器”,现有的生物处理装置,装置中的辅助设备多,尤其是需要设置庞大的生物污泥(含细菌等的污泥)和处理后出水进行分离的沉淀池等,因此设备投资大,装置复杂,对于一般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来说是难以上马的,影响了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的发展,给企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并且专门处理具有泥浆的污水处理装置在国内还很少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式、结构简单的用于处理具有泥浆的污水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存储箱、膜生物反应箱以及洁净水处理箱,所述膜生物反应箱具有入水口、出水口与污泥出口,所述污水存储箱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膜生物反应箱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洁净水处理箱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膜生物反应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膜生物反应箱的污泥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污水存储箱下端的进口连通,所述膜生物反应箱的左侧壁与右侧壁开设有一相对的第一开口,所述膜生物反应箱上设有一自左侧壁的第一开口延伸至右侧壁的第一开口上的格栅,所述膜生物反应箱的左侧壁上靠近第一开口的位置设有一可开合的门,所述膜生物反应箱内还设有一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提拉部与位于提拉部下端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盘绕一作为生物膜载体的中空纤维膜,所述中空纤维膜的其中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于一第一输送管的一端,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连接一气泵,所述格栅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输送管与所述提拉部穿过所述格栅并延伸至右侧壁的通槽。
进一步的,所述洁净水处理箱具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位于一组相对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通孔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膜生物反应箱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洁净水处理箱内沿第一通孔至第二通孔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与第三过滤层,所述洁净水处理箱的顶部还设有药液箱,所述药液箱通过第二输送管与设置在所述洁净水处理箱内部的喷雾头连通,所述洁净水处理箱的侧壁上还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于所述喷雾头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穿过所述侧壁并伸入所述洁净水处理箱内部的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上设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洁净水处理箱的侧壁上设有一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入端与所述搅拌棒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洁净水处理箱的第二通孔相连通的臭气处理池。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的栅距为1mm-5mm。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纤维膜为具有微孔膜或透气膜的材料制作的管状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纤维膜的孔径为200nm-250n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上还设有第一离心泵,所述第一离心泵用于将所述膜生物反应箱内的污泥抽取输送至一污水处理箱,所述第二管路上还设有第二离心泵,所述第二离心泵用于将所述膜生物反应箱内处理后的水抽取输送至所述洁净水处理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层为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板、所述第三过滤层为MBR生物膜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彩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彩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82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段生化污水处理池
- 下一篇:一种污水渗滤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