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氮除磷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8279.7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8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苏州集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9 | 代理人: | 安纪平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氧化池 脱氮除磷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 反应器壳体 中间沉淀池 最终沉淀池 导流板 接触厌氧池 水流通道 脱氮除磷 依次相连 运行稳定 好氧池 缺氧池 厌氧池 导流 底面 内壁 弯折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脱氮除磷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所述反应器壳体上形成有依次相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中间沉淀池、接触氧化池,以及最终沉淀池,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靠近接触氧化池的底面,并与接触厌氧池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与中间沉淀池相连通的第一水流通道,且所述第一导流靠近接触氧化池底面的端部向最终沉淀池方向弯折45度角。本实用新型具有脱氮除磷效率高,运行稳定、结构简单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脱氮除磷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用水量和排水量在不断扩大,加剧了城市用水的紧张和水质污染程度。水体中氮、磷排放量日渐增加,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A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运行稳定、脱氮除磷效率高的脱氮除磷反应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脱氮除磷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壳体上形成有依次相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中间沉淀池、接触氧化池,以及最终沉淀池,所述接触氧化池内伸入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接触氧化池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与中间沉淀池相连通的第一水流通道,且所述第一导流板伸入接触氧化池的端部靠近接触氧化池底面,且所述端部向最终沉淀池方向弯折45度角。
优选地,所述厌氧池内伸入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与厌氧池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水流通道,且第二导流板伸入厌氧池的端部靠近厌氧池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缺氧池内伸入有第三导流板,所述第三导流板与缺氧池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与厌氧池相连通的第三水流通道,且第三导流板伸入缺氧池的端部靠近缺氧池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好氧池内设有第四导流板,所述第四导流板与好氧池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与缺氧池相连通的第四水流通道,且所述第四导流板伸入好氧池的端部靠近好氧池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中间沉淀池的底部设有用于沉积污泥的第一集聚槽,所述第一集聚槽的横断面呈V形。
优选地,所述中间沉淀池内还伸入有第五导流板,所述第五导流板与中间沉淀池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与好氧池相连通的第五水流通道,且所述第五导流板伸入中间沉淀池的端部靠近所述第一集聚槽。
优选地,所述中间沉淀池内还设有位于第五水流通道下方的第一辅助导向板,所述第一辅助导向板的一端与中间沉淀池的内壁密封连接,另一端向第一集聚槽内弯折,并与第一集聚槽的内壁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最终沉淀池的底部设有用于沉积污泥的第二集聚槽,所述第二集聚槽的横断面呈V形。
优选地,所述最终沉淀池内还伸入有第六导流板,所述第六导流板与最终沉淀池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与接触好氧池相连通的第六水流通道,且所述第六导流板伸入最终沉淀池的端部靠近所述第二集聚槽。
优选地,所述最终沉淀池内还设有位于第六水流通道下方的第二辅助导向板,所述第二辅助导向板的一端与中间沉淀池的内壁密封连接,另一端向第二集聚槽内弯折,并与第二集聚槽的内壁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82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