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刺机吸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8411.4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3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史俊;史伟;黄平平;葛玉虎;陈兰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南天无纺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427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腔 活动支架 主支架 吸管 本实用新型 吸尘部件 吸尘装置 挡尘板 针刺机 环境污染问题 传动连接 动力装置 连杆连接 上下伸缩 竖向设置 销轴连接 固定杆 下端面 上端 料面 竖向 下端 针刺 鳍部 粉尘 垂直 贯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刺机吸尘装置,包括两个主支架,且下端贯穿设置一固定杆,其中部设有鳍部并传动连接一个动力装置,主支架的上端销轴连接一根竖向垂下的连杆;与连杆连接的两个活动支架,两个所述活动支架之间设有吸尘部件;所述吸尘部件,包括吸尘腔、吸管和挡尘板,所述吸尘腔与所述活动支架垂直,所述吸管竖向设置在所述吸尘腔的下端面,所述挡尘板沿所述吸尘腔的长度方向可上下伸缩地设置在其靠近所述主支架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针刺工序后的粉尘进行及时的清理,既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保证料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刺机,尤其涉及一种针刺机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针刺法是非织造材料生产工艺中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生产方法,由于其加工工艺简单、流程短、设备组合灵活方便,适应的产品类型多,运用领域广,设备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等诸多优点,所以针刺生产方法仍是现在和将来快速发展、久盛不衰的一种最主要的非织造材料生产工艺。
针刺法工作原理是用截面为三角形且棱边带有钩刺的针对纤维网反复进行穿刺。刺针上的钩刺就带住纤维网表面和里层的一些纤维随刺针穿过纤维层,刺针回升时因钩刺是顺向,被带入的纤维脱离钩刺以近乎垂直的状态留在纤维网内,使纤维在运动中相互缠结及对纤维网产生一定的压缩。从而制成了具有一定厚度、一定强度的针刺非织造材料。
现有的高速针刺机导布机构,在加工的过程中通过针刺工序后,一般容易产生粉尘,而粉尘通过导布机构进行输送过程中,这些粉尘很容易飘到工作环境中,从而影响加工环境的环境卫生,长期工作时,人体吸入后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会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针刺机吸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针刺机吸尘装置,包括:两个平行竖向设置的弧形的主支架,且下端各设有一通孔,两个所述所述通孔之间贯穿设置一固定杆,所述主支架的中部设有鳍部并传动连接一个动力装置,所述主支架的上端销轴连接一根竖向垂下的连杆,
两个弧形的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与所述主支架平行,且两个所述活动支架的中部分别连接一根所述连杆,两个所述活动支架的两端之间各设有一个吸尘部件;
所述吸尘部件,包括吸尘腔、吸管和挡尘板,所述吸尘腔与所述活动支架垂直,所述吸管竖向设置在所述吸尘腔的下端面,所述挡尘板沿所述吸尘腔的长度方向可上下伸缩地设置在其靠近所述主支架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能够对针刺工序后的粉尘进行及时的清理,既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保证料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刺机吸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针刺机吸尘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在针刺机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针刺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刺机吸尘装置,该吸尘装置设置在针刺机上。针刺机包括机架5、设在机架5上的至少一个输送辊6、与输送辊6配合对补料进行刺孔的针刺部7,所述针刺部7包括设在机架5上的升降机构8、设在升降机构8上对补料进行限位的稳定架9,设在稳定架9上对补料进行刺孔成型的针刺装置13、设在机架1上对针刺装置13进行上下快速驱动的驱动装置14。
如图1、2所示,该吸尘装置包括主支架1、活动支架2、吸尘部件3和动力装置4。
主支架1有两根,且两个主支架1对称竖向设置并与输送辊6的运输方向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南天无纺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南天无纺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84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燃轨道车辆尾气采集及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气-固组合定向集流吸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