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对流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9754.2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7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龙;刘梦龙;向开兵;贺健仁;何懂;关颖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雯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散热结构 出风口 强对流 进风口 容置腔 三维扫描装置 控制主机 体内 本实用新型 风扇设置 壳体侧壁 空间形成 气流涡旋 散热通道 散热效果 顶端处 风扇 散热 侧壁 积热 生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对流散热结构,用于与三维扫描装置连接以控制三维扫描装置的姿态,所述强对流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壳体的侧壁靠近顶端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底部开设有出风口;控制主机,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且靠近所述壳体底部的一端;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所述容置腔内的所述进风口至出风口之间的空间形成供所述控制主机散热的散热通道。上述强对流散热结构,风扇设置在壳体底部的出风口处,进风口设置在壳体侧壁靠近顶端处,壳体内不易产生热气流涡旋和积热现象,整体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强对流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三维扫描仪是一种科学仪器,可用来侦测和分析现实世界中物体或环境的形状和外观数据,其搜集到的数据常被用来进行三维重建计算,在虚拟世界中创建实际物体的数字模型。三维扫描仪具有相当广泛的用途,例如在瑕疵检测、逆向工程、机器人导引、地貌测量、医学信息、生物信息、刑事鉴定、数字文物典藏、电影制片、游戏创作素材等都可见其应用。
使用三维扫描仪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比较久,且经常是连续作业的,传统的三维扫描仪中的控制机构采用的散热结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地方存在热漩涡和积热现象,导致三维扫描仪中的控制主机不能及时地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强对流散热结构。
一种强对流散热结构,用于与三维扫描装置连接以控制三维扫描装置的姿态,所述强对流散热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壳体的侧壁靠近顶端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底部开设有出风口;
控制主机,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且靠近所述壳体底部的一端;
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所述容置腔内的所述进风口至出风口之间的空间形成供所述控制主机散热的散热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中空且上下两端开口的下壳及连接于所述下壳上下两端开口处的上壳和底座,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底座,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下壳靠近顶部的一端,所述上壳四周侧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有挡边,所述下壳开设有所述进风口的部分位于所述挡边围成的空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顶端的边缘连接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所述下壳水平向外延伸,所述延伸部的边缘与所述挡边的内壁抵持,所述延伸部的边缘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挡边的内壁形成所述进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主机通过金属框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金属框架包括相对的底板和顶板,及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侧板,所述控制主机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侧板开设有多个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框架包括三个依次连接的所述侧板,所述金属框架的一侧形成有开口,所述下壳设置有可开闭的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位置对应所述金属框架的开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靠近顶部的一端呈上大下小状的喇叭状,所述上壳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顶板为圆形顶板且有一部分相对于所述侧板悬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的内侧壁突出形成有多个第一加强板和多个第二加强板,所述多个第一加强板和所述多个第二加强板交错布设,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顶端具有间隙,所述上壳的底面与所述顶板抵持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均与所述侧板相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板的顶端至少有一部分变径设置且其高度从所述壳体径向向外的方向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97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路热管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效散热的AC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