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溅水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0533.7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4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聂建华;陈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龙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7/00 | 分类号: | B60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柱 车轮本体 车轮 防溅水 内表面 轴心线 本实用新型 侧面 外侧面 中心处 中圆盘 侧边 挡水 弧面 外凸 磨损 背离 行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溅水车轮,它包括车轮本体、安装在所述车轮本体外侧面中心处的连接柱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柱外端的圆盘,所述圆盘的轴心线与所述连接柱的轴心线相重叠,所述圆盘侧边或侧面与所述车轮本体侧面之间的间距为5~15mm;定义所述圆盘中与所述连接柱相接触的表面为其内表面、背离所述连接柱的表面为其外表面,所述内表面为平面,所述外表面为外凸的弧面。通过采用内表面为平面且外表面为弧面的圆盘,可以起到挡水的作用,从而避免了路面的行人被溅的可能性;而且可以减少车轮在行驶的过程中圆盘被磨损,使得它的寿命可以延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具体涉及一种防溅水车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保有量日益上升,汽车已摆脱原来遥不可及的神秘面纱,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但当突然遭遇雨雪天气,地面出现积水时,车辆经过后,由于轮胎高速旋转,会溅起大量水花,污水飞溅至路上行人身上或其它车辆的车身及前挡风玻璃上,容易造成视线模糊,以至于引发交通事故,从而给人们带来极大危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溅水车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溅水车轮,它包括车轮本体、安装在所述车轮本体外侧面中心处的连接柱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柱外端的圆盘,所述圆盘的轴心线与所述连接柱的轴心线相重叠,所述圆盘侧边或侧面与所述车轮本体侧面之间的间距为5~15mm;定义所述圆盘中与所述连接柱相接触的表面为其内表面、背离所述连接柱的表面为其外表面,所述内表面为平面,所述外表面为外凸的弧面。
优化地,所述圆盘侧边或侧面与所述车轮本体侧面之间的间距为5~8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防溅水车轮,通过采用内表面为平面且外表面为弧面的圆盘,可以起到挡水的作用,从而避免了路面的行人被溅的可能性;而且可以减少车轮在行驶的过程中圆盘被磨损,使得它的寿命可以延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溅水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防溅水车轮,主要包括车轮本体1、连接柱2和圆盘3等。
其中,车轮本体1为现有常规的车轮,通常包括轮毂和车胎等。连接柱2安装在车轮本体1的外侧面中心处。圆盘3则安装在连接柱2的外端,它的轴心线与连接柱2的轴心线相重叠,并且圆盘3的侧边或侧面与车轮本体1侧面之间的间距(即圆盘3边缘与车轮本体1边缘间的间距)为5~15mm(优选为5~8mm,这样有利于提高防溅水的效果);定义圆盘3中与连接柱2相接触的表面为其内表面31、背离连接柱2的表面为其外表面32,内表面31为平面,外表面32为外凸的弧面。圆盘3可以是仅由内表面31和外表面32围成。
在本实施例中,圆盘3还包括位于内表面31和外表面32之间的侧面,可以在其侧面嵌设环形凸圈,这样当圆盘3受挤压可以使得该环形凸圈抬起,从而可以减少车轮在行驶的过程中圆盘3被磨损,使得它的寿命可以延长。圆盘3的本身厚度要是很小的,以免造成其自身引起溅水,通常为10mm以内。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龙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龙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05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可快速替换的自行车辐条
- 下一篇:一种轻型铝合金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