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层析柱用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0900.3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3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时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海盛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5/20 | 分类号: | B01D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地址: | 317016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析柱 螺旋绞龙 下料装置 绞龙轴 加强筋条 转动芯轴 种层 本实用新型 横向贯穿 螺旋方向 卸料结构 优化设计 自动卸料 便捷性 料装置 内填料 外侧面 延伸 绞龙 下端 卸料 沿边 | ||
一种层析柱用下料装置,包括层析柱,所述层析柱下端设有一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绞龙轴,所述绞龙轴横向贯穿所述层析柱并延伸至两端外侧,所述绞龙轴由转动芯轴及位于所述转动芯轴上的螺旋绞龙片构成,所述螺旋绞龙片外侧面沿边上设有加强筋条,所述加强筋条沿所述螺旋绞龙片螺旋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设计,采用绞龙卸料结构,便于层析柱内填料完成自动卸料,提高了卸料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层析柱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层析柱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层析分离纯化是近年来生物医药纯化、天然产物提取等分离纯化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工艺方法,从实验室制备到大规模生产都会将聚合物、琼脂糖等材质的层析填料装填到玻璃层析柱中进行预处理或样品的分离纯化,在此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填料的装填与卸料。装卸填料时要频繁地拆装层析柱,很容易造成层析柱的破碎,既降低了工作效率,也给实验及生产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
现有的层析柱通常需要将下端口进行拆卸开,从而将内部不需要的填料进行倒出,但其存在倒出时粉尘较大,同时还会存在少量的残留溶剂影响后续使用,同时某些填料容易直接挥发,存在刺鼻气味,对使用者存在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析柱用下料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有操作使用方便、卸料方便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层析柱用下料装置,包括层析柱,所述层析柱下端设有一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绞龙轴,所述绞龙轴横向贯穿所述层析柱并延伸至两端外侧,所述绞龙轴由转动芯轴及位于所述转动芯轴上的螺旋绞龙片构成,所述螺旋绞龙片外侧面沿边上设有加强筋条,所述加强筋条沿所述螺旋绞龙片螺旋方向延伸。
所述绞龙轴由驱动端、填料采集端及填料下料端依次连续构成。
所述驱动端端部与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绞龙轴旋转。
所述填料采集端位于层析柱内部并于填料直接接触。
所述驱动端与所述填料下料端均位于层析柱外部,所述驱动端与所述填料下料端外侧设有绞龙管。
位于所述填料下料端外侧的绞龙管上设有一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底端用于连接填料收集袋。
所述加强筋条采用圆柱形筋条,所述加强筋条直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螺旋绞龙片厚度尺寸。
所述加强筋条相对所述螺旋绞龙片呈两侧凸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设计,采用绞龙卸料结构,便于层析柱内填料完成自动卸料,提高了卸料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绞龙轴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绞龙片与加强筋条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层析柱;2、下料装置;21、驱动件;22、绞龙轴;221、驱动端;222、填料采集端;223、填料下料端;224、转动芯轴;225、螺旋绞龙片;226、加强筋条;3、绞龙管;4、下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海盛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海盛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09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萃取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油污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