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防异味出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1152.0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2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孙进琳;李衡;姜建国;徐育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禧力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异味 出水管 | ||
一种新型防异味出水管,包括出水管主体,出水管主体前端连接有缓冲箱,缓冲箱顶部上盖有带通孔的端盖,出水管主体前端穿过缓冲箱底部并延伸到缓冲箱内,出水管主体前端设有漏斗状的漏斗部,端盖通过连接杆上下移动连接有内部充满气体的弹性材料一体制成的压球,连接杆底部设有卡接部,卡接部卡接在压球的卡槽内,压球可伸缩顶压贴合在漏斗部内表面上,连接杆上固定有位于漏斗部和压球上方的盖帽。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紧凑,通过利用缓冲箱内的液体的浮力控制压球的启闭,来使出水管开启和关闭,做到使用时打开不用时关闭,有效防止异味的飘散,而且压球启闭自动化,无需额外的手动操作,使用方便,效果良好,适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防异味出水管。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管材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行各业当中去,作为排出废弃液体的出水管,由于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异味,会从出水管飘散出异味,对使用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后续使用,现在需要一种能防异味的出水管来减少异味的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防异味出水管,解决目前出水管不能防异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新型防异味出水管,包括出水管主体,出水管主体前端连接有缓冲箱,缓冲箱顶部上盖有带通孔的端盖,出水管主体前端穿过缓冲箱底部并延伸到缓冲箱内,出水管主体前端设有漏斗状的漏斗部,端盖通过连接杆上下移动连接有内部充满气体的弹性材料一体制成的压球,连接杆底部设有卡接部,卡接部卡接在压球的卡槽内,压球可伸缩顶压贴合在漏斗部内表面上,连接杆上固定有位于漏斗部和压球上方的盖帽。这样设置后,排出的废弃液体从端盖的通孔流入到盖帽上并最终进入到缓冲箱中,盖帽可以防止液体直接冲击压球,也可以避免杂物残留在压球连接处从而影响压球与漏斗部的密封性,缓冲箱的液体逐渐积累并慢慢浸没压球,压球内中空且装有气体,压球受到液体的浮力作用并慢慢上浮,此时出水管与缓冲箱连通,废弃液体从出水管排出,当废弃液体排出完毕,压球受到浮力减少知道消失,压球重新压在漏斗部内表面上,对出水管进行密封,防止异味飘散,而压球由弹性材料一体制成,可以很好的贴合漏斗部内壁,保证压球对出水管的密封性,漏斗部的设置可以减缓缓冲箱内液体的流动性,避免直接对压球进行冲击,保证压球缓缓打开和闭合。通过接杆底部的卡接部直接与压球内的卡槽卡接,连接稳固无需额外的连接固定结构,且没有其他的连接结构导致可能的泄露,出水管的出口端只有依靠压球启闭才能开启,密封性得到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压球和盖帽之间设有套在连接杆上的压簧。压簧上端顶在固定不动的盖帽上,压簧下端压在压球上,实现压球在浮力作用下上移并在浮力消失后转动回归初始位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漏斗部顶部竖直环绕有带通孔的滤板,滤板内插有配合通孔的过滤网。滤板上设有通孔用于导通缓冲箱和出水管,缓冲箱内液体直接通过滤板流入出水管中,而过滤网可以对缓冲箱内液体进行过滤,降低堵塞出水管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卡接部底部与压球的卡槽底部之间预留间隙。卡接部底部与压球的卡槽底部之间的间隙为压球上下浮动提供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盖帽顶部从中心向外圈逐渐向下倾斜,盖帽侧边设有竖直向下的帽边。当液体从端盖通孔流下掉落到盖帽顶部,此时液体直接沿着向下倾斜的顶部流动,加快了液体的流动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缓冲箱底部边角为圆角结构。一般的直角结构容易残留污垢且不易清理,缓冲箱底部的圆角结构容易处理,便于日后清理,保证缓冲箱的卫生情况。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紧凑,通过利用缓冲箱内的液体的浮力控制压球的启闭,来使出水管开启和关闭,做到使用时打开不用时关闭,有效防止异味的飘散,而且压球启闭自动化,无需额外的手动操作,使用方便,效果良好,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禧力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禧力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1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浮类车桥轮边结构
- 下一篇:折叠跑步机的跑台伸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