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功耗RFID智能锁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1384.6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9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郑福生;黄燕梅;罗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孚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近传感器 刷卡板 本实用新型 智能锁芯 主控芯片 导光壳 低功耗 电连接 外罩 主板 电池 红外接近传感器 电池连接 使用寿命 用户体验 响应 内卡 刷卡 滞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功耗RFID智能锁芯,包括外罩,所述外罩内卡接有导光壳,所述导光壳内设置有刷卡板,所述刷卡板上设置有RFID芯片和RFID电路,所述刷卡板的中部设置有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为红外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与RFID电路电连接,所述刷卡板连接电池,所述电池连接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分别与所述接近传感器和RFID芯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又不至于造成RFID响应滞后,可提高刷卡响应速度,显著地改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功耗RFID智能锁芯。
背景技术
智能锁芯作为一种电池供电设备,电池寿命有限,且需要同时给电机、RFID、蜂鸣器等设备供电。常规RFID的线圈(或者叫天线),需要一直工作,以确保用户刷卡时,能够及时响应,为此线圈一直在对外辐射能量,从而导致电池的寿命缩短。
而一些RFID的线圈设计中,为了延长电池寿命,线圈采用间隙性工作,这样会造成RFID响应不及时或者滞后,用户使用感差,功耗也没有彻底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功耗RFID智能锁芯,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又不至于造成RFID响应滞后,可提高刷卡响应速度,显著地改善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功耗RFID智能锁芯,包括外罩,所述外罩内卡接有导光壳,所述导光壳内设置有刷卡板,所述刷卡板上设置有RFID芯片和RFID电路,所述刷卡板的中部设置有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为红外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与RFID电路电连接,所述刷卡板连接电池,所述电池连接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分别与所述接近传感器和RFID芯片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光壳的中心设置有突出部。
作为优选,所述外罩的中心设置有凹槽,所述突出部置于所述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接近传感器置于所述突出部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罩,外罩内卡接有导光壳,导光壳内设置有刷卡板,刷卡板上设置有RFID芯片和RFID电路,刷卡板的中部设置有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为红外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与RFID电路电连接,刷卡板连接电池,电池连接主板,主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分别与接近传感器和RFID芯片电连接;平时,整个设备除了红外接近传感器外,均处于待机状态,因此可以使整个设备的功耗达到最低,进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红外接近传感器会定时发送红外线,以检测是否有物体靠近。当有物体靠近时,红外线被反射回红外接近传感器,此时,红外接近传感器给出中断信号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被中断唤醒,对RFID芯片进行初使化,开始RFID通迅。当RFID芯片检测到正确的RFID卡,向主控芯片上报信息,主控芯片核实正确后,去执行相关操作。主控芯片完成相关操作后,通知RFID电路进入待机状态,此时红外接近传感器继续开启定时扫描,发送红外线以检测是否有物体靠近。本实用新型使得当正确的RFID卡靠近红外接近传感器时,RFID芯片可以及时响应,可提高刷卡响应速度,显著地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孚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孚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13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