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工件表面电镀层结合力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1705.2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8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康敏;张银;李恒征;洪伟;刘运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5/08 | 分类号: | C25D5/08;C25D21/02;C25D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喷嘴 结合力 云母 加热器 阳极 镀液循环 工件表面 控制系统 电镀层 电镀液 镍棒 工作电源控制 本实用新型 驱动 工作液箱 机械本体 驱动系统 液体流量 导电块 负极接 密封胶 橡胶塞 正极接 镀层 基底 立柱 电源 计算机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高工件表面电镀层结合力的装置,以提高镀层与基底的结合力。该装置由镀液循环控制系统、工作电源控制系统和机械本体等组成,其特征是X向滑台15安装在机架1上,Y向滑台16安装在X向滑台15上,云母加热器2安装在Y向滑台16上,工作液箱5通过密封胶与云母加热器2连在一起;Z向滑台7安装在立柱8上,树脂喷嘴6安装在Z向滑台7上;阳极镍棒10通过橡胶塞13与树脂喷嘴6连在一起;电源11正极接阳极镍棒10,负极接导电块14;计算机12通过驱动系统9驱动X向滑台15、Y向滑台16和Z向滑台7运动;镀液循环控制系统4驱动电镀液17从树脂喷嘴6喷向工件3表面,且在控制电镀液17温度的同时也调节液体流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表面强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工件表面电镀层结合力装置。
背景技术
喷射电沉积具有较高的物质传输率和极限电流密度,能大大提高金属离子沉积速率,并能获得性能优异的镀层。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制备的镀层与基底的结合力不强,则镀层的性能也无法保证。因此,在制备镀层的过程中提高电镀层的结合力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提高电镀层结合力的方法是清洁基底、活化表面及循环系统中安装电镀液过滤器等,很少从镀层制备装置方面来提高镀层与基底的结合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提高工件表面电镀层结合力的装置,以提高镀层与基底的结合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工件表面电镀层结合力的装置,包括机架1、云母加热器2、工件3、镀液循环控制系统4、工作液箱5、树脂喷嘴6、Z向滑台7、立柱8、驱动系统9、阳极镍棒10、电源11、计算机12、橡胶塞13、导电块14、X向滑台15、Y向滑台16、电镀液17,其特征是X向滑台15安装在机架1上,Y向滑台16安装在X向滑台15上,云母加热器2安装在Y向滑台16上,工作液箱5通过密封胶与云母加热器2连在一起;Z向滑台7安装在立柱8上,树脂喷嘴6安装在Z向滑台7上;阳极镍棒10通过橡胶塞13与树脂喷嘴6连在一起;电源11正极接阳极镍棒10,负极接导电块14,且导电块14与工件3连在一起,为电喷镀提供电能;计算机12通过驱动系统9驱动X向滑台15、Y向滑台16和Z向滑台7运动;工件3和导电块14均安装在云母加热器2上,喷镀时工件3表面微浸没在电镀液17中;镀液循环控制系统4驱动电镀液17从树脂喷嘴6喷向工件3表面,且在控制电镀液17温度的同时也调节液体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在获得较大电流密度的同时可以防止工件表面氧化。喷镀时工件微浸没在镀液中,在获得较高的电流密度的同时可以减少工件表面的空爆时间,防止表面氧化。
(2)工件里外温度与镀液温度一致,可以提高镀层与基底的结合力。通过云母加热器将工件加热,使其与镀液温度一致。有效避免了喷镀过程中镀件被镀液加热升温,导致体积膨胀而影响零件与镀层的结合力。因此,便于提高镀层与基底的结合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树脂喷嘴。
图中,1.机架,2.云母加热器,3.工件,4.镀液循环控制系统,5.工作液箱,6.树脂喷嘴,7.Z向滑台,8.立柱,9.驱动系统,10.阳极镍棒,11.电源,12.计算机,13.橡胶塞,14.导电块,15.X向滑台,16.Y向滑台,17.电镀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17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氧化液循环及排液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氧化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