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氟封头内衬加热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2685.0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4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程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高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4 | 分类号: | B29C35/04;B01J19/02;B29K2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旋转盘 加热 支撑杆 火枪 底盘 工装 加热机构 驱动电机 旋转机构 调节杆 封头 内衬 四氟 导热性 导热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 环形板结构 支撑板下部 金属材料 输出端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氟封头内衬加热工装,涉及成型加热工装领域,包括旋转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调节杆和火枪,所述火枪与所述调节杆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支撑板、底盘、支撑杆和旋转盘,所述支撑板为环形板结构,所述支撑板通过多个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旋转盘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设在底盘上,所述底盘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盘连接,所述火枪设在所述支撑板下部,所述支撑板为导热金属材料,可以使用铜、铁等金属材料,支撑杆使用导热性差的材料。减少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使得支撑板加热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加热工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氟封头内衬加热工装。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内衬钢衬ETFE反应釜,用于防腐性能特别优良,能耐各种浓度的酸、碱、盐、强氧化剂、有机化合物及其它所有强腐蚀性化学介质。是解决高温稀硫酸、氢氟酸、盐酸和各种有机酸等老大难腐蚀问题的理想产品;不饱和聚酯树脂全套设备,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ABS树脂、油漆的关键设备;PCF系列小型试验用高压釜,适合高转速、低速、低粘度物料的搅拌。在实际四氟内衬成型过程中,通常要对模具进行加热,目前是通过人工手持火枪对模具的一圈进行加热,人员作业效率低,加热的均匀性差,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氟封头内衬加热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四氟封头内衬加热工装,包括旋转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调节杆和火枪,所述火枪与所述调节杆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支撑板、底盘、支撑杆和旋转盘,所述支撑板为环形板结构,所述支撑板通过多个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旋转盘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设在底盘上,所述底盘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盘连接,所述火枪设在所述支撑板下部,所述支撑板为导热金属材料,可以使用铜、铁等金属材料,支撑杆使用导热性差的材料。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包括横杆和纵杆,所述纵杆一端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横杆在长度方向设有长槽,所述纵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长槽与横杆固定连接。通过调节杆调整火枪的位置,使其更加适合方便生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方便人员掌握加热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减少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使得支撑板加热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支撑板1、支撑杆2、旋转盘3、调节杆7、底盘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四氟封头内衬加热工装,包括旋转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调节杆7和火枪,所述火枪与所述调节杆7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支撑板1、底盘8、支撑杆2和旋转盘3,所述支撑板1为环形板结构,所述支撑板1通过多个所述支撑杆2与所述旋转盘3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3设在底盘8上,所述底盘8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盘3连接,所述火枪设在所述支撑板1下部,所述支撑板1为导热金属材料,可以使用铜、铁等金属材料,支撑杆2使用导热性差的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7包括横杆和纵杆,所述纵杆一端与所述底盘8 固定连接,所述横杆在长度方向设有长槽,所述纵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长槽与横杆固定连接。通过调节杆7调整火枪的位置,使其更加适合方便生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1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方便人员掌握加热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高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高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2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