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架的车架纵梁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3271.X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6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徐紫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友邦汽车底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韩凤 |
地址: | 2156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中心连接 工字钢 侧翼 车架腹面 车架翼面 车架纵梁 对称布置 焊接连接 加强结构 汽车车架 中心内腔 紧贴 本实用新型 扩口状 内端面 外端部 外端面 插装 内壁 内端 内腔 外端 外扩 纵梁 贯穿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架的车架纵梁加强结构,其使得整个纵梁的强度得到提升,满足汽车对于强度的需求。其包括车架腹面和车架翼面,车架翼面呈扩口状分别布置于车架腹面的宽度方向两端、对称布置,其特征在于:车架腹面和所述车架翼面所组合形成的内腔内布置有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内端紧贴车架腹面的内端面、并焊接连接,工字钢的外端插装于加强块的中心内腔,所述加强块包括中心连接部件、两侧翼,中心连接部件内设置有沿着加强块的长度方向贯穿布置的中心内腔,两侧翼分别布置于所述中心连接部件的两侧、并外扩对称布置,每个所述侧翼外端面紧贴对应的所述车架翼面的内壁、且所述侧翼的外端部和对应的所述车架翼面的对应位置焊接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车架的车架纵梁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架纵梁,其包括车架腹面和车架翼面,所述车架翼面呈扩口状分别布置于车架腹面的宽度方向两端、对称布置,由于车辆对于承载能力以及舒适性的需求,需要对车架纵梁进行加强,然而现有的加强结构,其普遍为在车架内腔焊接一块内板,内板的强度仍然不能满足汽车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架的车架纵梁加强结构,其使得整个纵梁的强度得到提升,满足汽车对于强度的需求。
一种汽车车架的车架纵梁加强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车架腹面和车架翼面,所述车架翼面呈扩口状分别布置于车架腹面的宽度方向两端、对称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腹面和所述车架翼面所组合形成的内腔内布置有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内端紧贴所述车架腹面的内端面、并焊接连接,所述工字钢的外端插装于加强块的中心内腔,所述加强块包括中心连接部件、两侧翼,所述中心连接部件内设置有沿着加强块的长度方向贯穿布置的中心内腔,两侧翼分别布置于所述中心连接部件的两侧、并外扩对称布置,每个所述侧翼外端面紧贴对应的所述车架翼面的内壁、且所述侧翼的外端部和对应的所述车架翼面的对应位置焊接连接。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内腔的上部形状和所述工字钢的外端的上端面的形状相同,使得中心内腔的上壁贴合所述工字钢的外端的上端面,所述中心内腔的下壁为平面结构,所述中心内腔的高度大于所述工字钢的厚度,所述中心内腔的下壁上平铺插装有垫板结构,所述垫板结构的上端面贴合所述工字钢的外端的下平面布置,确保工字钢和加强块的紧固连接;
所述中心连接部件的对应于所述垫板结构的下部设置有若干个贯穿螺纹孔,所述贯穿螺纹孔连通至所述中心内腔,螺栓连接所述贯穿螺纹孔,所述螺栓的拧入端为平面,所述螺栓的拧入端紧压所述垫板结构的下端面布置,确保工字钢和加强块的紧固连接;
所述侧翼的扩口角度和所述车架翼面的扩口角度相同,确保侧翼整体贴合对应的所述车架翼面;
所述工字钢的长度和所述加强块的长度相同,所述工字钢完全插装进入所述加强块后,所述工字钢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面的外周分别和对应位置的所述加强块的外缘焊接连接,确保两者成为整体结构;
所述车架翼面的外端设置有水平外翻的副翼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车架纵梁的内腔内设置有用于加强的工字钢和加强件,其使得整个纵梁的强度得到提升,满足汽车对于强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车架腹面1、车架翼面2、内腔3、工字钢4、内端41、外端42、加强块5、中心连接部件6、中心内腔61、侧翼7、垫板结构8、贯穿螺纹孔9、螺栓10、副翼结构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友邦汽车底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友邦汽车底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32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