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鞋业自动烘干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4269.4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3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雷世源;丁世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D25/20 | 分类号: | A43D25/2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箱 承载装置 烘箱出口 输送机构 限位单元 本实用新型 自动烘干 进口 生产线协调 制鞋生产线 工序处理 生产效率 顺次连接 占用空间 鞋帮 制鞋 放行 承载 阻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鞋自动烘干生产线,包括若干烘箱、若干承载装置、控制单元、第一输送机构及第一限位单元、第二限位单元;各烘箱均设有相邻于第一输送机构的烘箱进口与烘箱出口;第一输送机构顺次连接各烘箱,且在各烘箱进口与烘箱出口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烘箱进口位与烘箱出口位;承载装置用于承载鞋底和鞋帮,并由第一输送机构输送至各烘箱工序;第一限位单元设置在烘箱进口位,以定位承载装置;第二限位单元设置在烘箱出口位,并由所述的控制单元控制,以阻挡或放行承载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缩短制鞋生产线的长度,减少占用空间,并易于实现各工序处理时间的控制,使生产线协调稳定,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鞋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鞋业自动烘干生产线。
背景技术
制鞋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鞋底与鞋帮分别涂处理剂后烘干,再经过两次刷胶水、烘干活化后再由工人进行鞋底与鞋帮贴合,最后经压合设备压合。现有的制鞋生产线中,实现烘干工序主要采用直线型的生产线,即采用直线型烘箱,鞋底与鞋帮由烘箱一端进入烘箱处理后由相对应的另一端出烘箱,进入下一处理工序。直线型的烘干生产线空间占用大,且效率低,在各烘箱有效处理长度区域确定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控制生产线上输送机构的运行速度来控制烘箱的处理时间,当生产工艺需要调节时,需要逐段调节各烘箱的输送机构运行速度,调整繁琐,自动化程度低,且各烘干工序之间难以保持协调稳定的生产速度,容易造成某一工序积压产品或生产停滞,降低了烘干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制鞋自动烘干生产线,以缩短制鞋生产线的长度,减少生产线占用空间,并易于实现各工序处理时间的控制,使生产线协调稳定,提高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鞋自动烘干生产线,包括:若干烘箱、若干承载装置、控制单元及第一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单元、第二限位单元;所述的各烘箱均设有相邻于第一输送机构的烘箱进口与烘箱出口;所述的第一输送机构顺次连接各烘箱,且在各烘箱进口与烘箱出口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烘箱进口位与烘箱出口位;所述的承载装置用于承载鞋底和鞋帮,并由第一输送机构输送至各烘箱工序;所述的各烘箱均设有内推单元,以使承载装置由烘箱进口位通过烘箱,进入烘箱出口位;所述的第一限位单元设置在烘箱进口位,以定位承载装置;所述的第二限位单元设置在烘箱出口位,并由所述的控制单元控制,以阻挡或放行承载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输送机构为滚筒输送机构;所述的第一限位单元和第二限位单元分别为设置在滚筒之间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改变第二挡板相对滚筒传输面的高度,以阻挡或放行承载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内推单元包括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及第三推杆,各推杆均由与所述的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气缸控制驱动;所述的第一推杆用于将承载装置由烘箱进口位推入烘箱内,所述的第二推杆用于改变承载装置在烘箱内的位置,所述的第三推杆用于将承载装置由烘箱内推出至烘箱出口位。
优选的,所述的制鞋自动烘干生产线还包括感应单元,所述的感应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并包括:设置在各烘箱进口位的第一感应器,设置在各烘箱内角位置的第二感应器、第三感应器,以及设置在各烘箱出口位的第四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的烘箱设有三个,沿第一输送机构顺次连接方向,依次为第一烘箱、第二烘箱、第三烘箱,所述的第一烘箱为加硫烘箱,第二烘箱和第三烘箱为胶水活化烘箱;所述的各烘箱均包括上层内箱和下层内箱;所述的控制单元分别控制上层内箱与下层内箱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的承载装置包括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底板及支撑杆;所述的第一托板、第二托板通过支撑杆设置在底板上方;所述的承载装置通过底板与第一输送机构连接,以能够在第一输送机构驱动下运动;当承载装置进入烘箱内时,所述的第一托板位于上层内箱,所述的第二托板位于下层内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42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鞋用环保喷胶液化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牙皮带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