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钢壳防爆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5796.7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8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俞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杨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10 | 分类号: | G01M3/10;G01N3/02;G01N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测试装置 底座顶部 通气管 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电池钢壳 出气管 防爆 钢壳 气缸 受压 底座 压力表 量筒 固定设置 直接读取 出气口 传感器 内固定 有压力 抵住 底端 套接 有压 左端 相抵 穿过 铺设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钢壳防爆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设置有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内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测试装置前侧设置有压力表,底座顶部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位于测试装置内且第一套筒顶部与压力传感器底部相抵;底座顶部还固定设置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套接有压头,底座内还铺设有通气管,通气管左端连接至第一套筒内,通气管右端连接至第二套筒内;底座顶部还设置有气缸,气缸底端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穿过底座顶部与通气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相同规格的套筒分别抵住压力传感器和待测试钢壳,两个套筒量筒,压力相同,压力传感器受压值即为钢壳受压值,结构简单,数值无需计算,可直接读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池钢壳防爆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电池外壳作为电池材料的关键材料之一,其在出厂前需要经过抽样进行防爆测试,防止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目前所使用的钢壳防爆测试装置结构比较复杂,钢壳装拆装更换比较麻烦,导致测试效率低下;而且防爆测试时,钢壳破裂点不易观察,很容易导致测试数据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钢壳防爆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钢壳防爆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内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测试装置前侧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压力表连接,所述底座顶部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位于测试装置内且第一套筒顶部与压力传感器底部相抵;所述底座顶部还固定设置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套接有钢壳,第二套筒顶部与钢壳内顶部相抵,所述底座内还铺设有通气管,通气管左端连接至第一套筒内,通气管右端连接至第二套筒内;所述底座顶部还设置有气缸,气缸底端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穿过底座顶部与通气管连接;所述底座顶部还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支板,支板底部通过带座轴承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端安装有从动锥齿轮,所述螺杆底端螺纹连接有与其配合的升降筒,所述升降筒底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头,压头底部与钢壳顶部相抵,所述压头底部还设置有空腔,所述底座顶部还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穿过升降板且与升降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板底部还固定设置有支座,支座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左端安装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转轴右端还固定连接有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规格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锥齿轮直径小于从动锥齿轮直径,从而起到减速效果,使用更省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顶部还设置有水箱,所述压头侧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出气端穿过水箱侧壁连接至水箱内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相同规格的套筒分别抵住压力传感器和待测试钢壳,两个套筒量筒,压力相同,压力传感器受压值即为钢壳受压值,结构简单,数值无需计算,可直接读取;通过螺杆转动使得压头升降,控制方便,钢壳拆装速度快,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而且螺杆本身具有自锁性,无需其他结构进行固定,使用更方便;通过设置水箱观察钢壳破裂情况,当钢壳破裂时,空气通过排气管进入水箱内,形成水泡,更容易观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杨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杨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57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灭火剂瓶气密性检测用水槽
- 下一篇:一种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