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盖帽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5932.2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9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蒲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福凯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H01M2/34;H01M2/04 |
代理公司: | 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4 | 代理人: | 夏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盖帽 防爆圈 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 防爆膜片 焊接片 通气孔中心 轴线重合 顶盖 通气孔 锂电池 泄压 蓄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盖帽,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由上至下分别设有顶盖、PTC片、防爆膜片和焊接片,所述防爆膜片上开设有多个防爆圈,每个所述防爆圈均对应一个设于焊接片上的第一通气孔,所述防爆圈与第一通气孔中心轴线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盖帽,在锂电池泄压时无蓄压过程,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锂电池盖帽。
背景技术
锂电池盖帽是锂电池关键部件,设于锂电池正极,与极耳直接相接,现有技术的锂电池结构包括顶盖、密封圈、PTC片、防爆膜片、焊接片等,其中防爆膜片设于焊接片上,在锂电池内部压力过高时,锂电池内部电解质向上穿过焊接片上的通气孔并冲破防爆膜片来泄压。
为了防止锂电池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防爆膜片破损,现有技术的防爆膜片厚度相对较大,导致锂电池泄压前内部压力过高,容易出现爆炸。对此,有人在防爆膜片中部开设一个防爆圈,防爆圈为C字形凹槽,以形成环形的应力集中区域,降低了锂电池泄压临界压力值,但是现有技术的防爆圈与焊接片上的通气孔位置错开,泄压时,电解质穿过通气孔后无法直接冲击防爆膜片上的防爆圈,冲击力度小,需要更多时间以提高防爆膜片下方压力来撑开防爆圈,在这个蓄压过程中容易出现爆炸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盖帽,锂电池泄压时无蓄压过程,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锂电池盖帽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盖帽,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由上至下分别设有顶盖、PTC片、防爆膜片和焊接片,所述防爆膜片上开设有多个防爆圈,每个所述防爆圈均对应一个设于焊接片上的第一通气孔,所述防爆圈与第一通气孔中心轴线重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爆膜片中部形成有凹陷区,所述凹陷区包括底面和侧面,所述防爆圈设于侧面上。
作为优选方案,多个所述防爆圈等间距环绕防爆膜片中心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爆圈为C字形凹槽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盖上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与第一通气孔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爆圈垂直方向投影面积略小于第一通气孔面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爆圈数量为2-4个。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爆圈数量为4个。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锂电池盖帽的有益效果是:每个防爆圈均对应一个第一通气孔,锂电池泄压时电解质穿过通气孔直接冲击防爆圈,冲击力度强,无蓄压过程,有效降低了锂电池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盖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爆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一种锂电池盖帽,包括密封圈10,所述密封圈10内由上至下分别设有顶盖20、PTC片30、防爆膜片40和焊接片50。
所述密封圈10为环形密封圈10,其内壁设有两个环形凹槽,所述顶盖20、PTC片30、防爆膜片40以及焊接片50边缘均嵌入环形凹槽内。
所述顶盖20设于密封圈10上部,所述顶盖20中部为向上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边缘设有多个第二通气孔21。
所述PTC片30设于顶盖20下方,与顶盖20相连,所述PTC片30为环形片,其实质为热敏电阻,当锂电池温度过高时,PTC片30电阻急剧增大,切断了锂电池供电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福凯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福凯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5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功率型磷酸铁锂电池模块
- 下一篇:电池的防爆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