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秋莎纺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6360.X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2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史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信诺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11 | 分类号: | D01H1/11;D01H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03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轮 纺纱装置 假捻器 张力盘 张力器 纱架 本实用新型 卷取装置 高速运转 纱线制造 生产原料 依次设置 原料运送 针织服饰 竖立的 未处理 原料纱 针织布 手感 中空 膨松 气圈 绒毛 毛衣 纤维 运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秋莎纺纱装置,包括纱架(1)、张力器(2)、张力盘式假捻器(3)、砂轮(4)和卷取装置(5),其中所述纱架(1)、张力器(2)、张力盘式假捻器(3)、砂轮(4)和卷取装置(5)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组成卡秋莎纺纱装置,所述纱架(1)用于放置生产原料纱,所述张力器(2)用于给原料运送预加张力,所述张力盘式假捻器(3)安装在中空纺锭上,用于把运送中的原料高速运转起来产生气圈,所述砂轮(4)为中间设有弧形内径的砂轮,用于使原料纱表面的纤维磨断产生竖立的绒毛。本实用新型生成的卡秋莎可以大量运用在针织服饰上,针织布片轻柔,手感膨松舒适,完全不同于未处理前的纱线制造的毛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纺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卡秋莎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机把许多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最早的纺纱机结构非常简单,是14世纪开始使用的。18世纪以后,人们发明了更好的纺纱机,就是这种纺纱机使纺织业成为第一大工业。目前,纺纱加工技术日益省力化和自动化,现有纺纱工艺纺出的纱线直接用于纺织毛衣,导致绒感低,并且没有膨松的手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卡秋莎纺纱装置,通过在纺纱装置中间设置砂轮,将纱线表面的纤维磨断产生竖立的绒毛,解决现有纱线未处理、直接用于制造毛衣,导致绒感低,并且没有膨松的手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卡秋莎纺纱装置,包括纱架、张力器、张力盘式假捻器、砂轮和卷取装置,其中所述纱架、张力器、张力盘式假捻器、砂轮和卷取装置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组成卡秋莎纺纱装置,所述纱架用于放置生产原料纱,所述张力器用于给原料运送预加张力,所述张力盘式假捻器安装在中空纺锭上,用于把运送中的原料高速运转起来产生气圈,所述砂轮为中间设有弧形内径的砂轮,用于使原料纱表面的纤维磨断产生竖立的绒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原料纱为棉线或包心线。
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张力盘式假捻器纵切面为T形。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砂轮高为42mm、下内口径为50mm、上内口径为450mm、弧形内口径为26mm。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砂轮的粒度为磨粒。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砂轮的粒度为70#-280#。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纺纱时,原料纱经张力盘式假捻器穿越砂轮内孔径,高速运转的原料纱通过气圈与砂轮内径表面的磨粒高速磨擦,使原料纱表面的纤维磨断产生竖立的绒毛。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制成的卡秋莎(katyusha)可以大量运用在针织服饰上,针织布片轻柔,手感膨松舒适,完全不同于未处理前的纱线制造的毛衣,且卡秋莎(katyusha)制造的针织毛衣,衣片有丰富的空气层附着,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又具舒适的亲肤性,适合春秋两季针织内衣或时尚针织外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信诺服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信诺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63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性能羊绒和毛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流纺纱机转杯轴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