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锂电池高效能量反馈式容量增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7240.1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9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萍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810000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孔 增容器 新型锂电池 高效能量 反馈式 本实用新型 控制装置 锂电池 立柱 防护罩 直线等距排列 电源指示灯 防护罩表面 主体横截面 表面接口 大小一致 电池容量 电路反馈 间隙配合 上下端面 上窄下宽 电源线 节能性 正表面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锂电池高效能量反馈式容量增容器,其结构包括电源指示灯、接口、电源线、主体、立柱、排气孔、控制装置、防护罩,所述主体横截面为长方形且上下端面大小一致,所述主体上方防护罩表面为长方形,所述主体正表面排气孔设有2‑5个且依次呈直线等距排列,所述主体与排气孔采用焊接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排气孔中间设有立柱,所述主体左侧表面接口横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且与主体采用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锂电池高效能量反馈式容量增容器,通过在增容器添加一个控制装置,可以使锂电池在无需使用时,可将产生的小部分能量进行收集,然后将其电路反馈进锂电池,从而增大电池容量,同时提高了节能性也减少了浪费能量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锂电池高效能量反馈式容量增容器,属于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与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跟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不一样的。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0620027456.8的一种电动车电池增容器,旨在提供一种在高速行驶时对电池的容量进行补偿,以减小电池的工作量,防止对电池的伤害,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的电动车电池增容器。单相发电机依次与倍压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充电电路连接,所述稳压电路与高频脉冲电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与高频脉冲电路并联后与由二极管和电动车电池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所述倍压整流电路将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压转换成与电动车电池电压相应的直流电压。在电动车高速行驶时,通过安装在前轮上的发电机发电,之后进行处理送到电动车的电池,对电池的容量进行补偿,以减小电池的工作量,防止对电池的伤害,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无需使用时,由于电池没有关闭,会有小部分能量在流失,较浪费能量以及无法做到更好的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锂电池高效能量反馈式容量增容器,以解决无需使用时,由于电池没有关闭,会有小部分能量在流失,较浪费能量以及无法做到更好的节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锂电池高效能量反馈式容量增容器,其结构包括电源指示灯、接口、电源线、主体、立柱、排气孔、控制装置、防护罩,所述主体横截面为长方形且上下端面大小一致,所述主体上方防护罩表面为长方形,所述主体正表面排气孔设有2-5个且依次呈直线等距排列,所述主体与排气孔采用焊接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排气孔表面为长方形,所述排气孔中间设有立柱,所述主体左侧表面接口横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且与主体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接口左侧设有电源线,所述电源指示灯右侧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主体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控制装置置于防护罩内侧;所述控制装置由外壳体、感应器、采集器、控制器、转换器、手拧螺母组成,所述外壳体表面为长方形,所述外壳体上端面设有手拧螺母,所述手拧螺母与外壳体相连且表面为圆形,所述外壳体前方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表面为长方形且与外壳体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感应器右侧采集器横截面为长方形且与外壳体相连,所述采集器与控制器相互平行,所述控制器右侧转换器与外壳体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孔与立柱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下端面与主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表面为长方形且与主体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线横截面为圆形且与接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上端面与电源指示灯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锂电池高效能量反馈式容量增容器,通过在增容器添加一个控制装置,可以使锂电池在无需使用时,可将产生的小部分能量进行收集,然后将其电路反馈进锂电池,从而增大电池容量,同时提高了节能性也减少了浪费能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萍,未经王海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7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生产用贴胶机
- 下一篇:电流校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