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体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测定的玻璃砂芯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8072.8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1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沛;谢剑鹏;吴侨旭;张亦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树沛 |
主分类号: | B01D29/085 | 分类号: | B01D29/085;B01D11/04;G01N1/34;G01N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砂芯漏斗 动植物油类 石油类 水体 出液开关 出液管 漏斗盖 斗体 开口 本实用新型 斗体上部 斗体下部 分析测定 人员健康 砂芯滤板 四氯化碳 萃取液 挥发 体内 封闭 配合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体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测定的玻璃砂芯漏斗,包括斗体,斗体上部设置有开口,斗体下部连接有出液管,所述斗体内设置有砂芯滤板,所述出液管上安装有出液开关,所述开口上设置有漏斗盖。这种用于水体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测定的玻璃砂芯漏斗在使用的时候采用出液开关与漏斗盖配合将斗体封闭,可以减少萃取液的转移频次,从而避免了整个测定过程中四氯化碳的挥发和损耗,达到保障操作人员健康安全,并提高分析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定环境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器材,特别是一种玻璃砂芯漏斗。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水中油类物质的污染日益加重,油类污染物降解需要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浮油也阻碍了水与空气中的氧交换,造成水质恶化。因此,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成为环境监测工作者经常接触的项目,是环保部门评价水质状况控制水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指标之一。2012 年国家环保部发布了新的油类测定方法《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 2012),对1996年的旧方法进行了优化修改。在该新标准方法中,需将样品全部转移至分液漏斗中,量取适量四氯化碳洗涤样品瓶后,全部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分层后,将下层有机相转移至已加入无水硫酸钠的具塞磨口锥形瓶中,摇动数次。将萃取液分为两份,一份直接用于测定水中总油含量。另一份用于测定石油类。测定石油类那份需加入硅酸镁,置于旋转振荡器上连续振荡,静置沉淀后,上清液经玻璃砂芯漏斗过滤至具塞磨口锥形瓶中,以测定石油类。在此过程中,经分液漏斗放出的下层有机萃取液(四氯化碳)需从磨口锥形瓶经玻璃砂芯漏斗抽滤到另一个磨口锥形瓶,操作比较繁琐,容易引起萃取液损耗,而且期间有毒性的四氯化碳容易挥发引起结果产生偏差,并对操作人员健康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水体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测定的玻璃砂芯漏斗,以减少萃取液的转移频次,实现降低萃取液损耗,减少四氯化碳的挥发,保障操作人员健康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水体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测定的玻璃砂芯漏斗,包括斗体,斗体上部设置有开口,斗体下部连接有出液管,所述斗体内设置有砂芯滤板,所述出液管上安装有出液开关,所述开口上设置有漏斗盖。
所述砂芯滤板为烧结玻璃滤板,砂芯滤板的孔径为4-7微米。
所述开口的直径为2.5-3.5厘米,开口内侧具有磨砂面。
所述斗体的形状为球型或者梨型,其中砂芯滤板以上斗体内腔的容积为50-60毫升。
所述斗体外侧对应砂芯滤板的位置起设置有容积刻度线。
所述出液开关包括活塞本体和活塞腔,活塞腔内设置有与活塞本体接触的磨砂面,活塞本体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出液管的出口处呈斜角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用于水体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测定的玻璃砂芯漏斗在使用的时候采用出液开关与漏斗盖配合将斗体封闭,可以减少萃取液的转移频次,从而避免了整个测定过程中四氯化碳的挥发和损耗,达到保障操作人员健康安全,并提高分析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出液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树沛,未经陈树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8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压密闭过滤装置
- 下一篇:滤芯能更换的滤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