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围护体系地下水渗漏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0591.8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8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冯林;潘鹏飞;俞林祥;戚桦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城市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位管 检测系统 基坑围护体系 地下水渗漏 防水管 本实用新型 数据采集器 漂浮 检测装置 水下探测 沉淀段 观测孔 显微 技术方案要点 浮筒 地下水流向 可拆卸连接 基坑 水面 底部密封 地下水位 浮筒中心 向上延伸 壁间隙 滤水孔 监控 渗漏 电缆 交错 穿过 地下 检测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围护体系地下水渗漏检测系统,旨在实现对基坑渗漏的检测,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基坑围护体系地下水渗漏检测系统,包括打入地下的观测孔、位于观测孔内的水位管、部分接触水面的检测装置,所述水位管底部密封,下部为沉淀段,沉淀段上方交错设有滤水孔,所述水位管内设有漂浮机构,漂浮机构包括漂浮在水位管内且与水位管壁间隙配合的浮筒、可拆卸连接在浮筒中心并向上延伸的防水管;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接触水面的显微水下探测头、位于地面的数据采集器、穿过防水管且连接显微水下探测头与数据采集器的电缆。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系统实现对地下水流向的监控,通过防水管上刻度的设计实现对地下水位的监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坑围护体系的地下水渗漏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基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特别是对于深大基坑,需要设计施工围护支撑体系,以保证最小的变形,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但由于地下工程地质条件及施工过程的不确定性,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围护体系可能存在地下水渗漏的缺陷,因此在围护体系施工完成前,最可控的办法是对围护体系进行地下水渗漏检测,以确定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体系是否会产生渗漏以及渗漏点的位置,从而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围护体系地下水渗漏检测系统,通过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系统以及防水管实现对地下水的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坑围护体系地下水渗漏检测系统,包括打入地下的观测孔、位于观测孔内的水位管、部分接触水面的检测装置,所述水位管底部密封,下部为沉淀段,沉淀段上方交错设有滤水孔,所述水位管内设有漂浮机构,漂浮机构包括漂浮在水位管内且与水位管壁间隙配合的浮筒、可拆卸连接在浮筒中心并向上延伸的防水管;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接触水面的显微水下探测头、位于地面的数据采集器、穿过防水管且连接显微水下探测头与数据采集器的电缆。
使用钻机在基坑周围钻孔至预设深度,形成观测孔,用水冲洗观测孔内沉渣,冲洗完成后将水位管下入观测孔中,用沙土将观测孔与水位管的间隙回填,待水位管内水位稳定后,将检测装置以及安置检测装置的漂浮机构放入水位管,使显微水下探测头与水面接触,判断水流以及水中悬浮物的流向,从而判断是否产生了泄漏并确定泄漏的大致方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显微水下探测头包括保护壳、位于保护壳内且连接于电缆的显微水下摄像机、固定于显微水下摄像机机头处的数字罗盘、位于保护壳内的照明灯。
通过照明灯将水中照亮,通过显微水下摄像机实现对水中悬浮物的观测,通过数字罗盘来判断水中悬浮物的运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壳侧壁设有外螺纹、防水管内壁底部设有与之配合的内螺纹。
通过螺纹配合将显微水下探测头连接在防水管的底部,从而使显微水下探测头能够直接与水面接触,完成对水面的观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管设有刻度,所述防水管与所述水位管壁之间设有导向环,导向环的内壁固定于防水管、导向环的外壁抵接于水位管内壁。
通过导向环使防水管与水位管的轴线保持平行,使刻度的读数更加准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环呈锥形设置,锥形尖端朝向浮筒,所述导向环接近防水管的位置设有通水孔。
使地下水从滤水孔进入水位管后,不会被导向环所拦截,而是在重力的带动下从通水孔中向下流入沉淀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环设有多个,导向环的轴线与所述防水管的轴线重合。
通过设计多个导向环,使防水管与水位管能够稳定的隔离开,而不发生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城市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市城市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05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马达气密性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灭火器阀门强度检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