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翘板反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1537.5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2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方泰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组 间隙调整机构 翘板 滚轮 本实用新型 生产型企业 机构连接 驱动机构 驱动装置 相对设置 校直板 成排 竖直 校直 整平 矫正 耗时 挤压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翘板反直机,包括反直机构、与所述反直机构连接的间隙调整机构,以及与所述间隙调整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反直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所述第一轮组和所述第二轮组均设有成排的滚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间隙调整机构运动所述间隙调整机构带动与之连接的反直机构,从而调整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第二轮组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待校直板沿水平方向通过所述反直机构,经所述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的滚轮挤压校直。基于该结构,该翘板反直机整平效果出色,耗时短,处理能力高,矫正效果好,减少了生产型企业的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于板弯板翘进行校直的相关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翘板反直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PCB等面板制造行业使用的反直机多为在固化炉内加高压同时高温烘烤的形式将发生板弯板翘的PCB等面板校直。
现有的校直技术存在若干缺陷:
(1)产能底下:一张待校直板至少需要加热加压数小时。通常通过定点式固化炉(加热炉)对基板进行加热,还需在基板两端进行加压。该方法需要先对基板两面进行加压,“加压”即使用重物或额外施加压力压平基板,然后将该基板及重物一同送入固化炉内部进行高温加热,持续加热后一段时间后才从固化炉内取出,取出基板,以达到矫正基板弯曲的目的。该方法对于基板的矫正耗时极长(可达到几小时或十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
(2)矫正的效果差:部分板不能反直整平。即使已反直的基板在静置较长时间后会再次发生板翘现象。即静置较长时间后,校直后的基板会重新发生板弯板翘,甚至有的比原有的基板的板翘量更大。
(3)对环境要求高:由于固化炉定点加热温度极高,现有技术对于现场环境的通风降温的能力要求极高。
(4)能耗大:由于加热时间较长导致工艺流程需消耗较大的能源。
(5)安装方法复杂:现有技术由于采用定点加热的形式,安装设备主体等还需要安装对应的通风设备等,增加了安装使用的难度。
由此可知,传统的校直方法由于其不能满足现代生产需要的及时有效性,正逐渐被淘汰。对目前PCB等待校直板生产行业的要求越高,对于校直的效率和效果也就要求越高。由于目前的校直方法存在明显缺陷,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翘板反直机,包括反直机构、与所述反直机构连接的间隙调整机构,以及与所述间隙调整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
所述反直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
所述第一轮组和所述第二轮组均设有成排的滚轮;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间隙调整机构运动;
所述间隙调整机构带动与之连接的反直机构,从而调整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第二轮组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
待校直板沿水平方向通过所述反直机构,经所述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的滚轮挤压校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底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
所述反直机构、所述间隙调整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气缸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气缸背离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间隙调整机构连接;
所述间隙调整机构与第一轮组连接;
所述第一轮组的滚轮少于所述第二轮组的滚轮数量;
所述气缸充气后,带动与之连接的所述间隙调整机构升高,所述间隙调整机构带动第一轮组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方泰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方泰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15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式FPC供料器
- 下一篇:一种能改变固定尺寸和形状的电路板固定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