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椅架机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1666.4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0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曹勇;许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032 | 分类号: | A47C1/032;A47C1/0355;A47C1/037;A47C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结构 椅架 主杆件 起身机构 底架 电机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 状态更换 伸缩杆 椅子 电机 家具技术领域 电机驱动 连接方便 制造成本 左右两侧 起身 智能 | ||
1.一种椅架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中框(2),主杆件(3),起身机构(4),倾躺机构(5),以及电机驱动机构;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由所述电机驱动的伸缩杆,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底架(1)上,所述伸缩杆与所述主杆件(3)连接;所述主杆件(3)与所述中框(2)连接;所述起身机构(4)一端与所述底架(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框(2)连接;所述倾躺机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中框(2)左右两侧的倾躺组件,所述倾躺组件分别与所述中框(2)和所述主杆件(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椅架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躺组件包括第八支撑臂(512)和第九支撑臂(514),所述第九支撑臂(514)一端与所述第八支撑臂(512)的臂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框(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椅架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支撑臂(514)包括第一打孔半臂(5141),第二打孔半臂(5142),连接所述第一打孔半臂(5141)和所述第二打孔半臂(5142)的落差臂(5145),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打孔半臂(5141)上与所述第八支撑臂(512)的臂体连接的第一设定孔(5143)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打孔半臂(5142)上与所述中框(2)连接的第二设定孔(5144);所述第一设定孔(5143)在所述倾躺机构(5)展开时的点位置与所述第一设定孔(5143)在所述倾躺机构(5)合拢时的点位置位于同一圆弧上;所述第二设定孔(5144)到所述第一设定孔(5143)在所述倾躺机构(5)展开时的点位置的距离与到所述第一设定孔(5143)在所述倾躺机构(5)合拢时的点位置的距离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椅架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躺组件还包括脚部支撑件(51),第一支撑臂(52),第二支撑臂(53),第三支撑臂(54),第四支撑臂(55),第五支撑臂(56),第一连接件(57),第六支撑臂(58),第二连接件(59),第七支撑臂(510),头部支撑件(511),第三连接件(513),以及第十支撑臂(515);
所述第一支撑臂(52)一端与所述脚部支撑件(5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臂(5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53)一端与所述脚部支撑件(5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臂(55)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53)的臂体与所述第三支撑臂(54)的臂体交叉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支撑臂(5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57)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臂(5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支撑臂(56)的一端、以及所述第八支撑臂(5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支撑臂(5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57)连接,所述第八支撑臂(512)的臂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件(57)连接,所述第六支撑臂(58)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57)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框(2)连接,所述第七支撑臂(510)一端与所述主杆件(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59)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9)还与所述第八支撑臂(512)的臂体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513)与所述第八支撑臂(512)的臂体连接,所述第八支撑臂(512)的另一端与所述头部支撑件(511)连接,所述第十支撑臂(515)的一端与所述头部支撑件(5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框(2)连接;
所述主杆件(3)包括主支撑杆(31),设于所述主支撑杆(31)中部的伸缩杆连接件(32),以及设于所述主支撑杆(31)两侧的主杆连接片(33),所述主杆连接片(33)一端与所述第七支撑臂(5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框(2)连接;
所述中框(2)包括前支撑条(21),后支撑条(22),设于所述前支撑条(21)和所述后支撑条(22)两侧的连接片体(23),以及对称设于所述前支撑条(21)底部两侧的连接片(24),所述连接片体(23)设有与所述第十支撑臂(515)连接的第一连接孔(231)、与所述第九支撑臂(514)连接的第二连接孔(232)、与所述第六支撑臂(58)连接的第三连接孔(233)、以及与所述主杆连接片(33)连接的第四连接孔(234),一所述连接片(24)开有第一连接片孔(241)和第二连接片孔(242)、另一所述连接片(24)开有第三连接片孔(243)和第四连接片孔(244);所述连接片体(23)位于所述中框(2)内侧设有一对内部限位凸起(235),所述连接片体(23)位于所述中框(2)外侧设有一对外部限位凸起(236);
所述起身机构(4)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起身臂(41)和第二起身臂(42),对称设置的第三起身臂(43)和第四起身臂(44),以及连接所述第三起身臂(43)和所述第四起身臂(44)的起身臂连接杆(45),所述第一起身臂(41)一端设有与所述底架(1)连接的第一起身孔(41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片孔(241)连接的第二起身孔(412),所述第二起身臂(42)一端设有与所述底架(1)连接的第三起身孔(42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片孔(243)连接的第四起身孔(422),所述第三起身臂(43)一端设有与所述底架(1)连接的第五起身孔(43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片孔(242)连接的第六起身孔(432),所述第四起身臂(44)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底架(1)连接的第七起身孔(44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四连接片孔(244)连接的第八起身孔(442);
所述底架(1)包括第一底架杆(11),第二底架杆(12),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架杆(11)和第二底架杆(12)两侧的第三底架杆(13)和第四底架杆(14),所述第一底架杆(11)设有安装所述电机的电机连接件(15),所述第三底架杆(13)设有底架连接片一(16),所述第四底架杆(14)设有底架连接片二(17),所述底架连接片一(16)设有与所述第一起身孔(411)连接的第一底架对接孔(161),所述底架连接片一(16)还设有与所述第五起身孔(431)连接的第二底架对接孔(162),所述底架连接片二(17)设有与所述第三起身孔(421)连接的第三底架对接孔(171),所述底架连接片二(17)还设有与所述第七起身孔(441)连接的第四底架对接孔(1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16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