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4072.9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4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怀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王宁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水田村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入射光源 黏接件 发光定位装置 光源模块 黏接面 侧边 本实用新型 框架设置 邻接 复数 固接 | ||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发光定位装置,包括一导光板、一入射光源总成、以及一框架。在导光板的侧边设置有复数个黏接件,黏接件为矩形且分别具有一矩形黏接面,入射光源总成邻接于导光板。入射光源总成具有一光源模块,光源模块与所述黏接件的矩形黏接面黏接而固接于导光板的侧边。框架设置于导光板以及入射光源总成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发光定位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使其导光板、入射光源总成以及框架间的组装误差更为减小的发光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一液晶显示装置中通常具有多层的结构,例如导光板、入射光源总成、液晶面板、反射板、扩散板以及胶框等。习知将导光板以及入射光源总成组装于一胶框上的做法,通常是先将入射光源总成安装于胶框上后,再将导光板安装至胶框中。
习知胶框的侧边上具有复数个凸出部以及复数个凹入部,凸出部与凹入部是以彼此交错的方式而成形于侧边上。此外,习知的入射光源总成主要包括有一软性电路板以及复数个光源模块,每一个光源模块中可以包含有发光二极管(LED)。在将导光板以及入射光源总成组装于胶框中以形成发光定位装置时,是先将入射光源总成安装于胶框的侧边上,此时,入射光源总成的复数个光源模块是位于侧边的复数个凹入部中。
然而,由于胶框本身于成形制造过程中即有制造公差存在,再加上导光板组装于胶框中时,以及入射光源总成安装于胶框上时也会有组装误差产生,因此,完成组装后的发光定位装置在导光板的入光面与光源模块的发光面间的间隙会过大或无法控制,以及在入射光源总成的光源模块(或发光二极管)的中心线与导光板的中心线间会具有一偏移量。这些累加的组装误差会使得光源模块(或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无法被导光板有效利用,进而使得导光板的亮度不足而影响液晶显示装置的性能表现。
除了以上所述的缺点外,习知的发光定位装置在组装方式上也不甚便利,因此会增加制造所需的时间及人力成本。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良的发光定位装置,以克服以上所述的问题,进而使发光定位装置或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亮度能够大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实用新型创作人经研发后得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发光定位装置,可使发光定位装置或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亮度能够大幅提升。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光定位装置,包括一导光板、一入射光源总成、以及一框架。在导光板的侧边设置有复数个黏接件,黏接件为矩形且分别具有一矩形黏接面,入射光源总成邻接于导光板。入射光源总成具有一光源模块,光源模块与所述黏接件的矩形黏接面黏接而固接于导光板的侧边。框架设置于导光板以及入射光源总成下。
在一实施例中,导光板更具有一本体,入射光源总成邻接于本体。
在一实施例中,入射光源总成更具有一电源传送元件,电性连接于光源模块。
本实用新型也提出一种发光定位装置,包括一导光板、一入射光源总成、以及一框架。入射光源总成邻接于导光板,入射光源总成具有一光源模块,光源模块设置有复数个黏接件,黏接件为矩形且分别具有一矩形黏接面,所述黏接件的矩形黏接面黏接于导光板的侧边。框架设置于导光板以及入射光源总成下。
在一实施例中,导光板具有一本体,入射光源总成邻接于本体。
在一实施例中,入射光源总成更具有一电源传送元件,电性连接于光源模块。
本实用新型也提出一种发光定位装置,包括一导光板、一入射光源总成、以及一框架。导光板具有一本体,且在导光板的侧边设置有复数个黏接件,黏接件为矩形且分别具有一矩形黏接面,入射光源总成邻接于导光板的本体。入射光源总成具有一光源模块及一电源传送元件,光源模块与所述黏接件的矩形黏接面黏接而固接于导光板的侧边,电源传送元件电性连接于光源模块。框架设置于导光板以及入射光源总成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40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