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定位缓释固液体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4730.4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4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博;董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博;董曦文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地址: | 255025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给药 缓释 立体定位 液舱 头皮 输送装置 动力舱 固液体 植入 本实用新型 被头 动力电机 患者颅骨 输送导槽 输送螺杆 依次相连 轴向加工 病变区 出液管 出液环 传动轴 给药孔 颅骨 底端 留置 内壁 排液 皮包 连通 开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定位缓释固液体输送装置,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依次相连的出液舱、动力舱、固体给药舱、输送舱和缓释舱;所述的动力舱内安装有动力电机和传动轴,所述的固体给药舱内安装有给药环,所述的输送舱的内壁上沿着轴向加工有与给药孔一一对应的输送导槽,输送舱内还安装有输送螺杆,所述的缓释舱的底端与输送舱开放的底端相连通,所述的出液舱内安装有出液管,出液舱内还安装有出液环,本驸马ing的装置能够植入头皮低下,给颅骨内的病变区实施立体定位缓释给药,在植入头皮低下后能够实现全自动给药、排液的操作,能够较长期地留置在患者颅骨上并被头皮包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脑部治疗,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定位缓释固液体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中采用口服或注射药物治疗各种疾病,这种治疗方法:药物吸收后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及耐药性,某些疾病器治疗呼吸道疾病。采用注射、口服、喷雾药物是一次性用药,药物没有缓释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已经给出了一些缓释给药装置,例如鼻腔缓释给药装置,眼表缓释给药装置,以及一些其它药物缓释器,但是现有技术中尚没有用于脑补缓释给药治疗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定位缓释固液体输送装置,解决现有的技术难以实现植入皮下的脑部缓释给药治疗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立体定位缓释固液体输送装置,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依次相连的出液舱、动力舱、固体给药舱、输送舱和缓释舱;出液舱和动力舱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隔开,动力舱和固体给药舱之间通过第二隔板隔开,固体给药舱和输送舱之间通过第三隔板隔开;
所述的动力舱内安装有动力电机和传动轴,动力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的一端可转动式安装在第一隔板上,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隔板、固体给药舱和第三隔板进入输送舱且与安装在输送舱内的输送螺杆的顶端固接;
所述的固体给药舱内安装有给药环,给药环与传动轴同轴设置,给药环与传动轴之间通过行星齿轮组传动;所述的给药环上对称加工有多组装药孔,每个装药孔为底端开放的盲孔,装药孔的顶端安装有给药弹簧的一端,给药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有与固体药丸相贴合的给药推板;装药孔内装有固体药丸,固体药丸的顶端顶在给药推板上,固体药丸的底端顶在第三隔板上,第三隔板上对称开设有给药孔,每组装药孔对应一个给药孔,给药环在转动过程中将装药孔中的固体药丸移动至给药孔,固体药丸在给药弹簧的压力作用下从给药孔下落至输送舱的输送导槽中;
所述的输送舱的内壁上沿着轴向加工有与给药孔一一对应的输送导槽,输送舱内还安装有输送螺杆,固体药丸的一侧顶在输送导槽中,固体药丸的另一侧顶在输送螺杆的螺纹槽中,输送螺杆在转动时能够带动固体药丸沿着输送导槽向下运动;输送导槽中安装有输液软管,固体药丸顶在输液软管上对输液软管实现挤压截流;
所述的给药环和输送螺杆之间通过行星齿轮组调节转速比,使得输送导槽中一直有固体药丸挤压截流输液软管;
所述的缓释舱的底端与输送舱开放的底端相连通,输液软管的一端伸入缓释舱,输液软管的另一端从输送舱的侧壁伸出与外部的输液袋相连;
所述的出液舱内安装有出液管,出液管的一端位于出液舱内,出液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隔板、传动轴、输送螺杆且伸入缓释舱内;出液舱内还安装有出液环,出液环在出液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出液环的外壁上沿着径向均匀安装有一组挤压臂的一端,每个挤压臂的另一端上安装有挤压触头;出液舱的内壁上安装有出液软管,出液环在转动过程中挤压触头挤压出液软管使得出液软管中的液体被挤出,出液软管的输入端通过旋转接头与出液管相连通,出液软管的输出端伸出出液舱与外部的出液收集袋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所述的动力电机通过齿轮带动传动轴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博;董曦文,未经刘文博;董曦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47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持续冲洗引流的双腔套管接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脉内瘘浅表溶栓给药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