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5312.7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1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会兵;李彤;钟昊;刘海龙;贾飞;秦龙飞;张敬伟;林煜明;周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4;H04N7/1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作物害虫 物联网 本实用新型 测报系统 预测预报 智能 传统农作物 智能化监控 措施控制 调查数据 广域环境 害虫测报 害虫种群 监测中心 农药施用 实时测报 图像识别 无人值守 演变过程 远程监测 种群动态 时效性 智能性 构建 传输 反馈 预报 监测 继承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其在继承传统农作物害虫测报习惯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物联网图像识别、远程监测、传输与控制技术将调查数据反馈到监测中心进行分析,构建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装置;及时获取害虫种群发生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提升预测预报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无人值守的智能化监控,能够实现广域环境下的实时测报;而且有助于提高农作物害虫发生危害预测预报的智能性和准确性,及时监测和预报其种群动态有助于科学合理采取措施控制该虫的危害,减少农药施用量和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害虫远程智能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主要利用性诱剂结合人工田间虫情调查预测预报农作物害虫(如甘蔗螟虫)的发生。这种方法需要每天人工亲自到偏僻的农林现场记录诱蛾数量,通过电话或短信向植保中心上报数据,使得工作繁锁、工作量大且不易同时获取广域环境下(如广西甘蔗主产区)的害虫种群动态,影响测报农作物害虫发生的准确性、实时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农作物害虫测报工作繁锁、耗费人力大和实时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包括远程数据中心和至少一个测报装置,测报装置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监测点处;其特征在于:每个测报装置主要由主控单元、以及与主控单元相连的诱捕单元、清理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和环境监测单元组成;诱捕单元设在清理单元中;图像采集单元位于诱捕单元的上方,并朝向诱捕单元;环境监测单元安装在诱捕单元附近;主控单元与远程数据中心连接。
上述方案中,诱捕单元包括诱捕箱和设置在诱捕箱中的诱捕器。
上述方案中,诱捕器为性诱剂和/或诱虫灯。
上述方案中,清理单元包括冲洗水箱、水虫分离器、主水箱、水泵、上水管、下水管、引导管、进风管、排水管和排虫管;主水箱、冲洗水箱和水虫分离器均为密闭的中空容器;主水箱、水虫分离器和冲洗水箱自下而上间隔设置;诱捕单元设置在水虫分离器和冲洗水箱之间;上水管的入口通过水泵与主水箱相连通,上水管的出口与冲洗水箱相连通;下水管的入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冲洗水箱相连通,下水管的出口朝向诱捕单元;引导管的入口通过连接第二电磁阀连接在诱捕单元的下端面,并与诱捕单元相连通,引导管的出口连接在水虫分离器的上端面,并与水虫分离器的柱状空间相连通;进风管的入口通过涡轮与大气相通,进风管的出口连接在水虫分离器的侧壁上;水虫分离器的内腔中还设有离心滤网和多条通气管,该离心滤网将水虫分离器的内腔分隔为2个部分,即位于中心的柱状空间和环设在柱状空间外侧的环状空间;多条通气管竖直设置在环状空间内;所有通气管均匀分布在离心滤网的外侧,并与离心滤网的外侧表面相贴;通气管与离心滤网相贴的一侧上开设有1个以上的出口,且通气管的出口朝向滤网;所有通气管的入口均与进风管的出口相通;排水管的入口通过第三电磁阀与水虫分离器的环状空间相连通,排水管的出口与主水箱相通;排虫管的入口通过第四电磁阀与水虫分离器的柱状空间相连通,排虫管的出口穿过主水箱与外部相通。
上述方案中,水虫分离器的柱状空间的容积小于环状空间的容积。
上述方案中,水虫分离器的柱状空间的容积与环状空间的容积之比为1:3。
上述方案中,开设在每条通气管上的出口为多个,且这些出口呈沿着离心滤网的中轴线方向排列。
上述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的测报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供电单元,该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发电电路,该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清理单元的正上方;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与发电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发电电路的输出端为主控单元、诱捕单元、清理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和环境监测单元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5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灭杀香蕉害虫褐足角胸叶甲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虫栽培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