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包缝四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7172.7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7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余景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力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25/00 | 分类号: | D05B25/00;D05B33/00;D05B37/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林丽英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装置 布料 布料夹 夹取 四边 皮带传送机构 裁切机构 输送装置 压平机构 包缝机 包缝 本实用新型 生产流水线 平移 储布装置 传送方向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 送料装置 依次设置 裁断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包缝四边机,包括依生产流水线前后依次设置的送料装置、第一缝纫装置、储布装置、输送装置和第二缝纫装置;第一缝纫装置具有第一压平机构以及第一左右向包缝机,第二缝纫装置具有第二压平机构以及第二左右向包缝机,第一缝纫装置中布料的输送方向与第二缝纫装置中布料的输送方向呈90度夹角,所述输送装置具有用于将经第一缝纫装置缝好的布料进行夹取并平移的布料夹取机构、用于当布料夹取机构将布料从第一位置夹取到第二位置时将布料裁断的裁切机构以及将所述裁切机构所形成的布料输送至第二缝纫装置的皮带传送机构,所述布料夹取机构的夹取方向与皮带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垂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自动包缝四边机,其可以对纺织品的四边均自动进行包缝,具有生产效率高和人工成本低的特点。
背景技术
市场上很多纺织品(比如地毯、被单和床单)普遍均需要进行包边处理,对于一种矩形的纺织品来说,其四侧边均需要进行包边处理。针对这种纺织品,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厂家均是采用手动的方式来实现缝边,即先对其一条边进行缝边处理,处理完之后,再手动将其转动90度,再对另外一边进行缝边,如此依次完成四条边的缝边,需要大量的人力所述缝边机由于人工操作进行转圈时需要时间,故也无法保持满荷运载,如此使得目前的做法一直具有生产效率低和人工成本高的缺点,急需改善。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包缝四边机,其可以实现对纺织品的四边进行自动化包缝,具有生产效率高和人工成本低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动包缝四边机,其中,包括依生产流水线前后依次设置的送料装置、第一缝纫装置、储布装置、输送装置和第二缝纫装置;
第一缝纫装置具有用于将布料压平的第一压平机构以及用于对前两边进行缝合的第一左右向包缝机,第二缝纫装置具有用于将布料压平的第二压平机构以及用于对后两边进行缝合的第二左右向包缝机,第一缝纫装置中布料的输送方向与第二缝纫装置中布料的输送方向呈90度夹角,所述输送装置具有用于将经第一缝纫装置缝好的布料进行夹取并平移的布料夹取机构、用于当布料夹取机构将布料从第一位置夹取到第二位置时将布料裁断的裁切机构以及将所述裁切机构所形成的布料输送至第二缝纫装置的皮带传送机构,所述布料夹取机构的夹取方向与皮带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垂直。
进一步,所述第二缝纫装置还包括用于折叠商标的折叠机构以及用于裁断包条的裁断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将折叠形成的商标输送至第二左右向包缝机直接将商标缝合在布料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左右向包缝机和/或第二左右向包缝机由位于同一高度的正向缝纫机和反向缝纫机组成,所述正向缝纫机和反向缝纫机呈相对设置并且分别对布料的一条边进行缝边。
进一步,所述第一左右向包缝机和/或第二左右向包缝机具有正向第一缝纫机和正向第二缝纫机,所述布料进入第一左右向包缝机和/或第二左右向包缝机之后至少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布料和下层布料的输送方向为正向,所述中层布料的输送方向为反向,所述正向第一缝纫机缝口的位置高于正向第二缝纫机缝口的位置,所述正向第一缝纫机在上层对布料的一侧边进行包缝,所述正向第二缝纫机在中层对布料的另一侧进行包缝。
进一步,所述布料夹取机构位于皮带传送机构的上方,所述布料夹取机构具有支架、输送部以及夹持部,所述输送部沿着垂直于皮带传送机构的方向带动夹持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返,所述夹持部具有夹持气缸、夹持底板以及第一锯齿夹头,所述第一锯齿夹头在夹持气缸的带动下让夹持部在打开和夹持两种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储布装置的端部形成有与第一锯齿夹头互不干涉的第二锯齿夹头,所述夹持部在第一位置时,夹持气缸带动第一锯齿夹头运动,第一锯齿夹头越过第二锯齿夹头的间隙而将布料夹持在第一锯齿夹头和夹持底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力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晋江力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71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