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氧化安定性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7390.0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0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其会;张艳;胡璐璐;王新军;高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岚桥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赵长林 |
地址: | 2768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管 冷凝器 吸水层 定性分析装置 通氧管 通孔 脱脂棉 柴油 避免污染 待测样品 环状袋体 机械杂质 开口朝上 竖直设置 装置结构 冷凝管 上卡 伸入 套住 渗入 开口 丝绸 测量 体内 测试 伸出 保证 | ||
一种柴油氧化安定性分析装置,包括一开口朝上的氧化管,在氧化管的开口上卡装一冷凝器,冷凝器下部伸入氧化管内,在冷凝器下部和氧化管之间设有吸水层,在冷凝器中部设有一竖直设置的通孔,通氧管下部设在氧化管内,通氧管的上部通过通孔伸出冷凝器。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在冷凝器和氧化管之间设有吸水层,能够最大保证度的避免水渗入到氧化管内;吸水层采用丝绸袋体内包裹脱脂棉的形式,能够避免污染待测样品,提高测量精度,不会产生机械杂质,经与不采取措施的方法进行对比后,采用了环状袋体冷凝器套住,并夹在冷凝管与氧化管之间,大大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氧化安定性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氧化安定性是测定柴油的安定性的主要指标,也是柴油成品出厂的重要检测项目。在实际测定中,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操作控制繁琐,仍会出现重复性差,因此国家标准试验方法中对重复性、再现性要求不高。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的情况下,实验前仔细刷洗、烘干测定器具,试验中严格控制氧气流量、氧化温度、氧化时间,抽滤和冲洗时清洗好管壁及通氧管的各部位,转移定量、完全,恒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恒重,仍然出现重复性差的现象。即使对试验的关键材料滤膜进行了更换,由国产质量稍差的滤膜更换为质量、孔径及性能稍好的进口滤膜,只是效果有所提高,但偶尔还会重复性差。诸多影响因素及干扰都进行了排除,但最终发现了不易被察觉的影响因素-微量水的干扰,即氧化管口部连接的冷凝器外部有凝结水,这些凝结水与蒸发后的油蒸汽混合凝聚成液滴渗入到氧化管中,使试样浑浊或者底部有水迹,尤其在炎热的夏季、雨季,由于空气潮湿,而氧化管的温度为95℃,循环水温度低,潮湿的空气环境下不断的进行冷热交换,形成凝结水,凝结水渗入氧化管后与油品混合,形成游离水或与油品中的亲水基团结合改变油品性质,都可能造成结果重复性差。现有技术对此并没有解决之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柴油氧化安定性分析装置,它结构设计合理,基本上杜绝了凝结水内渗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柴油氧化安定性分析装置,包括一开口朝上的氧化管,在氧化管的开口上卡装一冷凝器,冷凝器下部伸入氧化管内,在冷凝器下部和氧化管之间设有吸水层,在冷凝器中部设有一竖直设置的通孔,通氧管下部设在氧化管内,通氧管的上部通过通孔伸出冷凝器。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冷凝器本体的上部大于氧化管的开口内径,在冷凝器本体上设有冷凝水入口和冷凝水出口。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径由下向上逐步减小。
优选的,所述通孔上设有与通氧管配合设置的外伸挡圈。
优选的,所述外伸挡圈组成的内腔的孔径由下向上逐步减小。
优选的,所述吸水层包括由两丝绸层组成的环状袋体,在环状袋体内充填有脱脂棉。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结构设计合理,在冷凝器和氧化管之间设有吸水层,能够最大保证度的避免水渗入到氧化管内;吸水层采用丝绸袋体内包裹脱脂棉的形式,能够避免污染待测样品,提高测量精度,不会产生机械杂质,经与不采取措施的方法进行对比后,采用了环状袋体冷凝器套住,并夹在冷凝管与氧化管之间,大大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氧化管,2、冷凝器,3、吸水层,4、冷凝水入口,5、冷凝水出口,6、通孔,7、外伸挡圈,8、通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岚桥石化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岚桥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73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