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浓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7530.4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1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文;张志伟;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翼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18 | 分类号: | B01D21/18;B01D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沙市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耙臂 主管道 喷嘴 浓密机 耙架 本实用新型 高浓度物料 流体 连通 方向设置 固定设置 管道连通 流体分流 旋转阻力 流体源 流体柱 喷嘴喷 溢流水 板结 喷射 清水 引入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浓密机,包括耙架和耙臂;还包括沿所述耙架的主轴设置的主管道和沿所述耙臂固定设置的耙臂管道,所述耙臂管道与所述主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用于与流体源连通,所述耙臂管道上设置有与所述耙臂管道连通的喷嘴,且所述喷嘴朝向所述耙臂的旋转前进方向。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浓密机,流体如高压溢流水或清水引入沿耙架主轴设置的主管道,通过主管道将流体分流到耙臂管道上,耙臂管道上安装有喷嘴,流体由喷嘴喷出,由于喷嘴沿耙臂旋转前进方向设置,故在该方向上形成流体柱对浓密机底部高浓度物料进行喷射。可有效的避免底部高浓度物料的板结,降低了耙架旋转阻力,从根本上解决了耙臂压耙问题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浓密机。
背景技术
浓密机主要应用于选矿、化工、洗煤、废水处理等领域,浓密机是浓密矿浆的主要设备。可将含固量为10%~20%的矿浆通过重力沉降浓缩为含固量为45%~55%的底流矿浆,借助安装于浓密机内慢速运转(1/3~1/5r/min)的耙的作用,使增稠的底流矿浆由浓密机底部的底流口卸出。
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浓密机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浓密机主要包括池体01、耙架02、给料筒03、桥架05、液压电气系统06、传动总成07和底流循环输送系统04。浓密机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压耙,为防止压耙,目前常采用的方法为采用渣浆泵进行底部物料循环,即如图1中序4所示。该循环为点对点循环结构(即一个吸入点一个排出点),只能形成一个线循环。经过实际应用,底流循环系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压耙问题的产生。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浓密机压耙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密机,该浓密机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浓密机压耙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浓密机,包括耙架和耙臂;还包括沿所述耙架的主轴设置的主管道和沿所述耙臂固定设置的耙臂管道,所述耙臂管道与所述主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用于与流体源连通,所述耙臂管道上设置有与所述耙臂管道连通的喷嘴,且所述喷嘴朝向所述耙臂的旋转前进方向。
优选地,上述浓密机中,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与所述流体源连通的旋转接头。
优选地,上述浓密机中,所述旋转接头固定于所述浓密机的传动总成或桥架上。
优选地,上述浓密机中,所述主管道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以随所述主轴同步转动。
优选地,上述浓密机中,所述主管道设置于所述主轴的内部。
优选地,上述浓密机中,沿所述耙臂管道设置有多个所述喷嘴。
优选地,上述浓密机中,多个所述喷嘴由所述耙臂的尾端至中心的排列密度逐渐降低。
优选地,上述浓密机中,所述流体源为高压水源。
优选地,上述浓密机中,所述喷嘴包括圆筒状的尾部和圆锥状的头部,所述尾部与所述耙臂管道连接,所述头部的顶端开设有单向通道的喷射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浓密机包括耙架、耙臂、主管道和耙臂管道。其中,主管道沿耙架的主轴设置,耙臂管道沿耙臂设置,主管道的一端与耙臂管道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流体源连通;耙臂管道上设置有与耙臂管道连通的喷嘴,且喷嘴朝向耙臂的旋转前进方向。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浓密机时,流体如高压溢流水或清水引入沿耙架主轴设置的主管道,通过主管道将流体分流到耙臂管道上,耙臂管道上安装有喷嘴,流体由喷嘴喷出,由于喷嘴沿耙臂旋转前进方向设置,故在该方向上形成流体柱对浓密机底部高浓度物料进行喷射。可有效的避免底部高浓度物料的板结,降低了耙架旋转阻力,从根本上解决了耙臂压耙问题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翼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飞翼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75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