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液滴生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0419.0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4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荆高山;白宇;王博;苏世圣;付明珠;郭永;王勇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健惠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液滴 生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 部件固定 交叉污染 批量加工 收集装置 微米量级 样品加样 水包油 油包水 加样 均一 液滴 并行 芯片 | ||
1.一种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液滴生成装置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部件是微液滴生成芯片,用于微液滴的生成;和所述第二部件是微液滴样品加样和生成微液滴收集装置,用于第一部件的油相样品和水相样品的加样以及生成的微液滴的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通过点胶方式或超声焊接方式密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分别通过一体注塑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是热塑性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材料为聚碳酸酯材料、环烯烃共聚物或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聚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微液滴生成单元;所述第二部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微液滴加样和收集单元;每个微液滴生成单元与其相对应的微液滴加样和收集单元配合进行微液滴的加样、生成和收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设置有四个、八个或十二个微液滴生成单元;所述第二部件设置有四个、八个或十二个微液滴生成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液滴生成单元包括油相样品接收口,油相微管路,水相样品接收口,水相微管路,和微液滴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液滴生成单元包括二个油相微管路和一个水相微管路,或一个油相微管路和二个水相微管路;所述油相微管路和所述水相微管路形成十字交叉结构,用于形成微液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上方设置有油相样品加样槽、油相加样通孔、水相样品加样槽和水相加样通孔,其中所述油相加样通孔和所述水相加样通孔分别设置在所述油相样品加样槽和所述水相样品加样槽底部中,所述油相样品和所述水相样品分别通过它们进入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下方设置有样品收集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样品加样槽和所述水相样品加样槽的容积分别为1~900微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样品加样槽和所述水相样品加样槽的容积分别为5~500微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样品加样槽和所述水相样品加样槽的容积分别为100~200微升。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收集装置包括在其两端分别设置的生成微液滴接收口和微液滴收集口,以及预存储腔;所述第一部件生成的微液滴通过所述微液滴接收口进入第二部件,然后通过所述预存储腔,和最后从所述微液滴收集口进行收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液滴收集口设置为具有斜侧壁结构的出口,在其末端设置有连接杆,微液滴经所述连接杆滴入微液滴收集容器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液滴收集容器是离心管,所述连接杆具有弧形侧壁;所述连接杆深入所述离心管内部,便于微液滴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健惠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北京天健惠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04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加热和测温功能的新型玻璃棒
- 下一篇:微液滴生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