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部进风式无叶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6378.6 | 申请日: | 2017-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0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应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辉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42;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口 气流通道 出风装置 叶轮 本实用新型 无叶风扇 进风 底座 噪音 底座承托 进风间隙 内部通道 外部空气 用户体验 噪音问题 上端 出气口 底座顶 排气口 上表面 风扇 抽吸 喷射 电机 美观 弱化 拦截 体内 扩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部进风式无叶风扇,包括底座、由底座承托的基体和设于基体上端的出风装置,所述基体内设有气流通道及用以产生气流的叶轮和电机,所述气流通道的进气口设于所述基体的底部,所述基体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进风间隙,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口与所述出风装置的进气口端相连,所述出风装置设有接收气流的内部通道和将气流向外喷射的排气口。本实用新型由于气流通道的进气口设置在基体底部,因此工作中叶轮抽吸外部空气时产生的噪音从进气口扩散出来后,会在底座顶面的拦截下得以弱化或消除,从而大大改善了无叶风扇的噪音问题,使其噪音低、用户体验感好、外形美观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底部进风式无叶风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叶风扇包括基座和由基座支撑的出风装置。基座内设有气流通道及用以产生气流的叶轮和电机,气流通道的进气口一般设于基座的侧表面,工作时,电机驱动叶轮从进气口吸入空气并建立气流。然而叶轮抽吸外部空气时发出的噪音也会通过进气口向外扩散,同时,由于该进气口设置在基座侧部,所以导致上述噪音几乎在毫无阻隔的情况下被扩散出来,造成风扇噪音较大,用户体验感差。此外,基座上密密麻麻的侧进风口结构不仅影响风扇的美观性,而且防尘性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噪音小、外形美观、防尘性好的底部进风式无叶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底部进风式无叶风扇,包括底座、由底座承托的基体和设于基体上端的出风装置,所述基体内设有气流通道及用以产生气流的叶轮和电机,所述气流通道的进气口设于所述基体的底部,所述基体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进风间隙,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口与所述出风装置的进气口端相连,所述出风装置设有接收气流的内部通道和将气流向外喷射的排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的底部开口,且该开口端盖设有一底盖板,所述底盖板上设有若干进风孔,该进风孔即为所述气流通道的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孔呈环形分布在所述底盖板的外缘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底盖板底面的外缘部分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底座顶面的外缘部分向下倾斜设置,藉此于所述底盖板底面的外缘部分与所述底座顶面的外缘部分之间形成一外宽内窄的所述进风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周向分布的螺丝孔座,所述底盖板的外缘部分设置有多个与螺丝孔座对应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绕其中心设置的环形定位凸棱,所述环形定位凸棱的周壁由至少一段平直壁和至少一段圆弧壁连接组成,所述底盖板的底面设有与该环形定位凸棱匹配插接的环形定位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数个绕所述环形定位凸棱外周设置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底盖板上设有数个绕所述环形定位凹槽外周设置的第二连接孔,当所述环形定位凸棱与所述环形定位凹槽匹配插接后,各所述第一连接孔正好与各所述第二连接孔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和电机安装在一导风腔体内,所述底盖板的顶面设有与所述导风腔体的进风口位置正对的环形消音腔,该环形消音腔内嵌设有消音棉。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座和设于支撑座上端的旋转座,所述底盖板与旋转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座的转动由一电控装置自动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面设有数个支撑脚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辉,未经应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6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