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注油的蜗轮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7827.9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4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瑞德实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53 | 分类号: | F16K31/53;F16N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油 蜗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注油的蜗轮头,包括壳体、蜗轮、蜗杆,所述的壳体由顶盖及底壳两部分通过螺栓连接构成,在靠近蜗杆的螺栓孔内制有过油通道,在螺栓孔内安装双头螺栓,所述的双头螺栓包括大螺栓及小螺栓,大螺栓插入螺栓孔内,在大螺栓的顶面中心制有一进油孔,进油孔下部连接一分支油孔,分支油孔与进油孔垂直,进油孔顶部通过小螺栓密封。本蜗轮头通过双头螺栓注油,不用拆开蜗轮头壳体,维护简单。双头螺栓既能锁紧壳体又具有输油孔道,结构设计科学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涉及蜗轮头,尤其是一种可注油的蜗轮头。
背景技术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现有的阀门的蜗轮头,壳体内蜗轮与蜗杆的啮合部位都是涂抹润滑油以保持其转动顺畅,但是需要定期打开蜗轮头补充润滑油,而实际使用中,打开蜗轮头是很麻烦且不实际的。因此需要一种可以不拆开蜗轮头就可以补充润滑油的新型蜗轮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注油的蜗轮头,不必拆开蜗轮头即可补充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注油的蜗轮头,包括壳体、蜗轮、蜗杆,所述的壳体由顶盖及底壳两部分通过螺栓连接构成,在靠近蜗杆的螺栓孔内制有过油通道,在螺栓孔内安装双头螺栓,所述的双头螺栓包括大螺栓及小螺栓,大螺栓插入螺栓孔内,在大螺栓的顶面中心制有一进油孔,进油孔下部连接一分支油孔,分支油孔与进油孔垂直,进油孔顶部通过小螺栓密封。
而且,蜗杆由内、外两段蜗杆啮合连接构成,内段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在外段蜗杆安装手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蜗轮头通过双头螺栓注油,不用拆开蜗轮头壳体,维护简单。双头螺栓既能锁紧壳体又具有输油孔道,结构设计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蜗轮头的外部结构图;
图2为本蜗轮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双头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可注油的蜗轮头,包括壳体2、蜗轮6、蜗杆,蜗杆由内、外两段蜗杆啮合连接构成,内段螺纹部安装在壳体内,内段蜗杆9与蜗轮啮合连接,在外段蜗杆4安装手轮3。
本蜗轮头的创新点在于:所述的壳体由顶盖及底壳5两部分通过螺栓连接构成,在靠近蜗杆的螺栓孔7内制有过油通道8,在螺栓孔内安装双头螺栓1,所述的双头螺栓包括大螺栓12及小螺栓10,大螺栓插入螺栓孔内,在大螺栓的顶面中心制有一进油孔11,进油孔下部连接一分支油孔13,分支油孔与进油孔垂直,进油孔顶部通过小螺栓密封。
注油时,先拧开小螺栓,向进油孔内注油,润滑油依次经过进油孔、分支油孔、过油管道滴到蜗杆上,润滑蜗杆与蜗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瑞德实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瑞德实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78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吃小龙虾用的铝箔手指套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扩孔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