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终端通信接入网的安全防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8056.5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4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华;邓啸巍;陈璞;冯舒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24005 江苏省盐城市解放***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通信 接入 安全 防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通信接入网的安全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一系列技术标准的相关要求,终端通信接入网作为终端通信接入网各类信息传输的载体,在建设和改造时应充分考虑终端通信接入网自动化系统的需求,以覆盖全部终端为目的,为终端提供符合要求和标准的通信接入网络。现有网络业务区分包括三个方面,即电力业务分类、服务等级协定(SLA)以及IETF模型,在已有分级基础上结合电力业务特点,实现符合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业务分级,对于终端通信接入网业务QoS保障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选取业务的不同特征确定业务的等级,其结果通常是不同的,如按照业务的不同服务对象分类,业务可以划分为个人用户应用和企业用户应用等;按照业务实现方式分类,业务可以分为语音类业务、视频类业务以及电力类业务等。综合考虑终端通信接入网的五个方面的需求,即接入技术、传输速率、系统容量、通信时延和安全稳定。接入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终端连接到各种网络上,接入技术的不同直接影响着终端接入速率的大小,因此对接入速率有较高要求的业务需要在接入技术上有较高的要求;传输速率是数据从一点向另一点传输的速率,是衡量系统传输能力的主要指标,传输速率与接入技术有着直接的关联,比如光接入技术的传输速率要明显优于ADSL的接入技术;系统容量与传输速率有着一定的连接关系,当传输速率较大时,相应的系统容量要求就越高,反之,则较低。因此,当业务对传输速率要求较高时,其间接性的需要对系统容量提出一定的要求;通信延迟是业务在网络中进行传输时,如果信息量过大且不加以限制,超额的网络流量会导致终端反应缓慢,造成通信延迟,对于通信延迟要求较高的业务需要同时具备良好的接入技术与系统容量;安全稳定是业务最根本的要求,对于需要严格保证安全稳定的业务,如继电保护,需要对接入技术、传输速率、系统容量以及通信延迟四个方面同时提出较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密认证措施、单向隔离装置及防火墙等措施对终端通信接入网的接入业务进行安全防护,保证业务的安全稳定接入。
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终端通信接入网的安全防护系统,所述终端通信接入网的安全防护系统包括终端层、网络层及应用接入层;所述终端层包括子站、配电终端、无线终端、传感器终端、用电终端、智能终端及大众终端;所述网络层包括通信终端、光纤专网、无线公网、无线专网、用电终端专用通道、互动网关及互联网;所述应用接入层包括生产控制大区、管理信息大区、第一安全接入区、数据隔离组件、第二安全接入区及防火墙,所述第一安全接入区包括前置机,所述第二安全接入区包括安全接入平台,所述生产控制大区包括专网前置机;所述专网前置机通过具有加密认证措施的光纤专网及通信终端与终端层进行双向连接;第一安全接入区的前置机通过具有加密认证措施的无线公网及无线专网与终端层进行双向连接;所述第一安全接入区通过单向隔离装置连接到所述生产控制大区,所述生产控制大区也通过单向隔离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安全接入区;所述生产控制大区通过单向隔离装置连接到所述管理信息大区,所述管理信息大区也通过单向隔离装置连接到所述生产控制大区;所述管理信息大区通过所述数据隔离组件经具有加密认证措施的专用通道与用电终端进行双向连接;所述第二安全接入区通过具有加密认证措施的无线公网及无线专网与终端层相连接;所述管理信息大区通过防火墙经具有加密认证措施的互联网及互动网关与大众终端进行双向连接;所述第二安全接入区连接到所述管理信息大区。
进一步的,所述生产控制大区包括配电网调度自动化模块、电力负荷控制模块、电能量采集模块以及低频低压减负荷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管理信息大区包括用电信息采集模块、管理地理信息模块、营销管理模块以及分布式能源接入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终端通信接入网的安全防护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终端通信接入网的安全防护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80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警示标志牌
- 下一篇:一种发光字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