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温式稀土电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1367.7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1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华;李华杰;李建中;温祥;伍昕宇;谭水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离子型稀土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34 | 分类号: | C25C3/34;C25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极 炉膛 辅助加热装置 测温传感器 稀土电解槽 控温式 内钢套 外钢套 炉体 温度闭环控制系统 空心密封腔体 稀土金属产品 阴极 本实用新型 炉壁内表面 保温材料 保温隔热 不锈钢板 导电支架 方形石墨 节能环保 炉壁上部 外部安装 温度均衡 稀土金属 控制器 熔炼 炉口处 耐高温 钨坩锅 钨钼棒 中心区 附着 炉壁 炉内 炉温 外壁 外部 制作 恢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温式稀土电解槽,包括炉体,炉体包括炉膛,炉膛的外部设有外钢套,炉膛的外壁与外钢套之间设有保温材料,炉底放置有收集稀土金属的钼或钨坩锅;炉壁内表面附着有弧形或方形石墨块作为阳极,阳极与所述炉口处设置的阳极导电支架固定连接;采用钨钼棒作为阴极插入熔炼中心区,炉壁上部与阳极之间安装有测温传感器,炉底下部安装有辅助加热装置,由测温传感器、辅助加热装置、控制器构成温度闭环控制系统。炉壁的外部安装有内钢套,内钢套为由耐高温不锈钢板制作成的空心密封腔体。具有保温隔热、炉内温度均衡、节能环保、操作简单等特点,使用后杜绝了积底和阳极效用现象发生、受作业干扰后炉温恢复迅速,稀土金属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稀土熔盐电解工艺的电解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控温式稀土电解槽。
背景技术
稀土熔盐电解工艺是稀土金属(合金)生产制备的主流方法,电解槽作为该工艺的主要设备,其结构直接影响稀土金属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和生产成本。氧化稀土在熔盐助融时,电解设备内的熔炼温度在1050℃左右,电解过程中维持一个均衡、稳定的熔炼温度,是电解工艺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之一。
现行稀土电解槽一般是采用石墨材料做炉膛,由内钢套包围,在炉外壳和内钢套中间填充有耐火材料砖、石棉一类保温物质;炉膛周边装有石墨阳极,炉膛中间插入钨钼合金棒作为阴极,炉膛内盛有熔盐,在阴极、阳极极间电场的作用下,熔盐作为电阻发热呈熔融态,同时维持电解过程所需的温度。存在的问题:1、炉膛内各点温度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①敞开的炉口是散热通道,形成热量集中点,较炉膛中部温度高;②阴、阳极端点电流强度最大,发热温度也最高;③炉底电流强度最弱,发热温度最低。各点温度通过炉口和炉壁向外部散发热量,由于无自行均衡调节功能,因此沿电极垂直方向存在较大的温度差,炉膛内温度极不均匀。2、加料、出炉、搅拌以及阳极消耗等工况变化,引起炉内温度上升或下降。由于没有自动控温调节措施,电解过程的温度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由此可见,现行电解槽无法做到炉内各点温度均衡,也无法做到熔炼过程温度恒定。上述问题使稀土电解槽工况不稳定、只能凭经验操作、无规律可循,是导致金属产品质量差、收率低、电耗高的主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炉内温度均衡的控温式稀土电解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控温式稀土电解槽,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炉膛,所述炉膛的外部设有外钢套,所述炉膛的外壁与所述外钢套之间设有保温材料,所述炉膛包括炉底和上方敞口的炉壁,所述炉壁的上部设有炉盖板,所述炉壁与炉盖板之间设有刚玉绝缘板,所述炉盖板对应炉壁敞口的部位设有炉口,所述炉口下方由炉壁和炉底围成的区域为熔炼区;
所述炉底放置有收集稀土金属的钼或钨坩锅;
所述炉壁内表面附着有弧形或方形石墨块作为阳极,所述阳极与所述炉口处设置的阳极导电支架固定连接;
采用钨钼棒作为阴极插入熔炼中心区,所述钨钼棒的下端与炉底留有距离;
所述炉壁上部与阳极之间安装有测温传感器,所述炉底下部安装有辅助加热装置,由测温传感器、辅助加热装置、控制器构成温度闭环控制系统。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温式稀土电解槽,具有保温隔热、炉内温度均衡、节能环保、操作简单等特点,使用后杜绝了积底和阳极效用现象发生、受作业干扰后炉温恢复迅速,稀土金属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温式稀土电解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离子型稀土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离子型稀土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13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电解用捞渣铲
- 下一篇:一种自动调节电解液温度的下放料高密度银电解精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