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绕组变压器的管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2368.3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3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程铁安;张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阳光能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1600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绕组 变压器 管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B绕组变压器的管脚结构,包括PCB板和插接铜片,所述PCB板开设有方形槽孔,所述插接铜片设有用于插入所述方形槽孔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前端形状与所述方形槽孔匹配且两者形成紧配合,所述插接部的中部两侧设有凸起,所述插接铜片的后端底部中间开设有用于回流焊爬锡的缺口。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圆柱型的管脚方式,采用方形薄片形状的插接铜片,并且在PCB板上采用开槽的方式与插接铜片装配,插接紧配合方式不仅有稳定结构作用,而且插接铜片与PCB板兼具导流和导热功能,从而改善了PCB绕组导流和导热,且不会明显增加变压器的尺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CB绕组变压器的管脚结构。
背景技术
电源广泛应用与航空航天、几十家、移动通信等领域中,其核心部件之一是变压器。在实际应用中,要求电源有更小的体积和质量。目前,高功率密度的电源中,通常会用PCB作为变压器的绕组,PCB上增加圆柱形插针做为管脚,连接变压器和主电源板。把变压器固定到主PCB上。而以往常规应用时,只好手工焊接在PCB 板面或出线头端夹固连接片由螺丝固定在PCB板面,同时磁环变压器本体是圆形,本体在 PCB板面立卧不稳,需要采取其他本体加固办法,如胶带,夹板,都由手工操作。而且必须在PCB板过焊后完成,就会引起频繁动作形成其他元件的损伤或虚焊。由于在大功率的场合,圆柱型的插针不利于导流和导热,插针太粗了也必然增大变压器的尺寸。
另外PCB绕组采用附铜的方式,一般厚度比较薄,宽度比较宽。从PCB绕组到管脚处电流比较集中。圆柱较粗时也会对磁芯固定产生机械应力,磁芯容易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变了变压器管脚的方式,改善了PCB绕组导流和导热的PCB绕组变压器的管脚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CB绕组变压器的管脚结构,包括PCB板和插接铜片,所述PCB板开设有方形槽孔,所述插接铜片设有用于插入所述方形槽孔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前端形状与所述方形槽孔匹配且两者形成紧配合,所述插接部的中部两侧设有凸起,所述插接铜片的后端底部中间开设有用于回流焊爬锡的缺口。
优选的,所述插接铜片为纯铜材质片状方形结构。
具体的,所述凸起设有2个,且2个凸起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插接铜片整体呈L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圆柱型的管脚方式,采用方形薄片形状的的插接铜片,并且在PCB板上采用开槽的方式与插接铜片装配,插接紧配合方式不仅有稳定结构作用,而且插接铜片与PCB板兼具导流和导热功能,从而改善了PCB绕组导流和导热,且不会明显增加变压器的尺寸。
2、插接铜片的侧壁设有凸起,可以方便卡位到PCB上,保证装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插接铜片的底部中间开缺口,方便回流焊爬锡,使后期的在回流焊时焊接更为牢固。
3、插接铜片采用纯铜,容易加工,质地较软,不会对变压器磁芯产生机械应力,避免磁芯破裂。
附图说明
图1 插接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阳光能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阳光能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23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刀具生产及修磨用立式机床
- 下一篇:一种测径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