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纸燃煤锅炉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3969.6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4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壮鹏;蔡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松炀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3C3/0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管 燃煤锅炉 处理箱 造纸 节能装置 热处理箱 出料管 进料管 吸风机 阀门 活性炭吸附器 紫外线发射器 本实用新型 第一处理器 静电除尘器 废气颗粒 光催化板 节能环保 空气处理 冷却装置 燃烧过程 工作腔 固定板 换热管 内顶壁 右侧壁 排出 连通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造纸燃煤锅炉节能装置,其对造纸燃煤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空气处理程度较高,实用性较高;并且将处理后热量空气及废气颗粒排出至工作环境中,不会产生较大量污染,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包括连通管、吸风机和活性炭吸附器;连通管包括左连通管、中部连通管和右连通管,还包括第一处理箱、第二处理箱、冷却装置、固定板、静电除尘器、紫外线发射器和光催化板,左连通管的右端与第一处理箱连通,吸风机的顶端与左连通管的内顶壁连接,第一处理器内设置有工作腔;还包括热处理箱和换热管,热处理箱的右侧壁上设置有进料管和出料管,并在进料管和出料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造纸燃煤锅炉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造纸燃煤锅炉节能装置是一种将锅炉在造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回收进行再利用,以达到节能等目的的装置,在造纸燃煤节能的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造纸燃煤锅炉节能装置包括连通管、吸风机和活性炭吸附器,所述吸风机设置在连通管内,吸风机的左端与连通管的内左壁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器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连通管内左壁和内右壁连接,活性炭吸附器位于吸风机的上方;工作时连通管与造纸燃煤锅炉连通,将吸风机与市电电连接,打吸开风机,吸风机的底部输入端产生大量风力,将造纸燃煤锅炉产生的热量气体由底部输入端输入,由顶部输出端输出,热量气体经过活性炭吸附器处理,排出连通管至工作环境中,关闭吸风机即可;然而,这种造纸燃煤锅炉在使用中发现,其对造纸燃煤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空气处理程度较低,实用性较低;并且将热量空气及废气颗粒排出至工作环境中,产生较大量污染,致使其使用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造纸燃煤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空气处理程度较高,实用性较高;并且将处理后热量空气及废气颗粒排出至工作环境中,不会产生较大量污染,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的造纸燃煤锅炉节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纸燃煤锅炉节能装置,包括连通管、吸风机和活性炭吸附器;连通管包括左连通管、中部连通管和右连通管,还包括第一处理箱、第二处理箱、冷却装置、固定板、静电除尘器、紫外线发射器和光催化板,左连通管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处理箱连通,吸风机的顶端与所述左连通管的内顶壁连接,第一处理器内设置有工作腔,所述活性炭吸附器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工作腔的顶壁和底壁连接,静电除尘器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工作腔的顶壁和底壁连接,所述静电除尘器位于活性炭吸附器的右侧,第一处理箱的底端连接有支撑杆,所述中部连通管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一处理箱的右侧壁和第二处理箱的左侧壁连接,中部连通管与第一处理箱和第二处理箱均相通,第二处理箱内设置有杀菌室,所述紫外线发射器的底端与杀菌室的底壁连接,光催化板的顶端与杀菌室的顶壁连接,所述右连通管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二处理箱的右侧壁和所述冷却装置的左侧壁连接,右连通管与第二处理箱和冷却装置均相通,冷却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还包括热处理箱和换热管,固定板的右端与热处理箱右侧壁连接,所述热处理箱内设置有热处理腔,换热管位于热处理腔中,换热管的顶部输入端穿过热处理腔左侧壁上侧并伸出至热处理腔外侧与冷却装置右侧壁连接,换热管与冷却装置相通,换热管的顶部设置有高压气泵,换热管的底部输出端穿过热处理箱左侧壁的下侧从伸出至热处理箱外侧,换热管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出气阀门,热处理箱的右侧壁上设置有进料管和出料管,并在进料管和出料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纸燃煤锅炉节能装置,还包括单向排气阀,所述单向排气阀与热处理箱连通,单向排气阀内设置有排气腔,排气腔内设置有一组下挡块、一组上挡块、排气弹簧和排气挡板,所述一组下挡块分别固定在排气腔内左壁的下侧和排气腔内右壁的下侧,一组上挡块分别固定在排气腔内左壁的上侧和排气腔内右壁的上侧,所述排气弹簧的顶端与一组上排气挡块的底端连接,排气弹簧的底端与排气挡板顶端连接,排气挡板的底端与一组下挡块的顶端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松炀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松炀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3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