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自发电式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5581.X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8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钟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桦 |
主分类号: | H05B6/02 | 分类号: | H05B6/02 |
代理公司: | 重庆萃智邦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1 | 代理人: | 黎志红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水罐 排水管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电磁感应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 直流发电机 高压冷水 自发电式 供水管 泄压管 流体 压力表 天然气输送 压力驱动器 电性连接 顶部设置 高频导线 工人生活 接线端子 螺旋缠绕 内腔连通 能源开采 配套装置 排水阀 舒适度 泄压阀 能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开采用配套装置,具体是流体自发电式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高压冷水供水管;其中:依次位于所述高压冷水供水管上的压力驱动器Ⅰ、直流发电机Ⅰ、电磁感应加热器Ⅰ和热水蓄水罐;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器Ⅰ的外壳上螺旋缠绕的高频导线Ⅰ的两端分别与直流发电机Ⅰ上的两个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热水蓄水罐上设置有至少一根排水管,该排水管与热水蓄水罐的内腔连通,所述热水蓄水罐的顶部设置有压力表和泄压管,在泄压管上设置有泄压阀,在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本实用新型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工人生活舒适度、提高了天然气输送效率和降低了开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开采用配套装置,尤其是一种降低能耗、提高工人生活舒适度、提高天然气输送效率和降低开采成本的流体自发电式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已经探明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西北、东北及东南等偏远地区储量达4.5万亿立方米以上。现有产气的天然气井站一般离城镇较远,尤其是西北和东北偏远地区的天然气井开采条件尤为艰苦,冬天寒冷期时间长,现场缺少电力,现场工作人员生活条件极为恶劣。
现有天然气井站一般都是通过消耗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发电,以达到能源开采设备和工人生活所需。在西北和东北偏远地区的天然气井站的工人,一般都是定点定时供应热水,冷水长期供给,供给热水能耗相当大。在天然气输送过程中,为了防冻,还需要另外的热能对输送管道系统的气站进行加热,使得开采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能耗、提高工人生活舒适度、提高天然气输送效率和降低开采成本的流体自发电式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流体自发电式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高压冷水供水管;其中:依次位于所述高压冷水供水管上的压力驱动器Ⅰ、直流发电机Ⅰ、电磁感应加热器Ⅰ和热水蓄水罐;
所述高压冷水供水管的进水端与高压蓄水罐连通,该高压冷水供水管的出水端与热水蓄水罐连通;
所述压力驱动器Ⅰ靠近高压蓄水罐,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器Ⅰ靠近热水蓄水罐,所述直流发电机Ⅰ位于压力驱动器Ⅰ与电磁感应加热器Ⅰ之间;
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器Ⅰ的外壳上螺旋缠绕的高频导线Ⅰ的两端分别与直流发电机Ⅰ上的两个接线端子电性连接;
所述热水蓄水罐上设置有至少一根排水管,该排水管与热水蓄水罐的内腔连通,所述热水蓄水罐的顶部设置有压力表和泄压管,在泄压管上设置有泄压阀,在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热水蓄水罐上设置有两根排水管,其中一根排水管与生活热水供给管连通,另外一根排水管与生产热水供给管;
所述生产热水供给管的出水端与保温罐的保温腔连通,该保温罐的内腔中设置有天然气缓存罐,保温罐的内壁与天然气缓存罐的外壁形成封闭的保温腔,该保温腔通过降温水管与高压冷水供水管连通;
所述降温水管上一次设置有单向阀Ⅰ、调压阀Ⅰ和水泵,该降温水管的出水端位于压力驱动器与直流发电机Ⅰ之间的高压冷水供水管的管段上;
所述天然气缓存罐通过采气管与气井连通,该天然气缓存罐上设置有输气管,该输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Ⅱ、调压阀Ⅱ和气泵。
更进一步的,所述采气管上设置有压力驱动器Ⅱ和直流发电机Ⅱ,该直流发电机Ⅱ的两个电能输出端子与电磁感应加热器Ⅱ的外壳上螺旋缠绕的高频导线Ⅱ的两端电性连接;
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器Ⅱ位于电磁感应加热器Ⅰ与热水蓄水罐之间的高压冷水供水管的管段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具有的优点是: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工人生活舒适度、提高了天然气输送效率和降低了开采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桦,未经钟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55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