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净化的持续强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6689.0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6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曾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34;C02F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框架 人工水草 荷叶 微生物 支架 柱状 尼龙绳 本实用新型 强化装置 浮球 附着 缓释 空间结构 河道 高度调节管 净化装置 装置结构 水面 净化 砾石层 顶面 水中 上铺 水草 水体 制作 保证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净化的持续强化装置,包括支架、仿真荷叶、柱状人工水草和微生物缓释浮球;所述支架包括上负载框架、下负载框架和连接上下负载框架的高度调节管;两负载框架之间还设有若干尼龙绳,尼龙绳上设有柱状人工水草;上负载框架顶面安装有若干个仿真荷叶;支架、柱状人工水草置于水中,仿真荷叶置于水面,仿真荷叶之间的水面上放置有微生物缓释浮球;下负载框架上铺设有砾石层。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合理、制作成本低,后期维护简便,充分利用水体的空间结构,显著增大了微生物的附着面积。采用人工水草,保证了微生物的附着面积较真实水草受到季节的影响较小,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持续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中河道净化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净化的持续强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加大,大量的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河道导致其水环境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体富营养化,甚至出现水华、黑臭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对城市富营养化河道进行治理已经迫在眉睫。
治理城市富营养化河道的方法主要有两类:控源与原位生态修复。原位生态修复技术由于其治理效果显著,成本相对较低,得到广泛的推广及运用。目前使用的原位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有人工曝气、投加菌剂、水生植物人工修复、生态浮岛等,这些技术在实际的河道污染控制及治理的工程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例如存在措施耗能高、水体空间利用率低、效果持续性较差等弊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净化的持续强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套可调节高度的支架,支架内放置有柱状人工水草,人工水草上方有仿真荷叶,荷叶之间设置有微生物缓释浮球,高比表面积的柱状人工水草在支架的支撑下,拦截于河道横截面,对河道污水进行吸附过滤,微生物缓释浮球中的微生物缓慢释放,分解人工水草上拦截的污泥,不断净化水体,持续高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河道净化的持续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柱状人工水草、仿真荷叶和微生物缓释浮球;所述支架包括上负载框架、下负载框架和连接上下负载框架的高度调节管;所述上负载框架、下负载框架之间还设有若干尼龙绳,所述尼龙绳上设有柱状人工水草;所述上负载框架顶面安装有若干个仿真荷叶;所述支架、柱状人工水草置于水中,所述仿真荷叶置于水面,所述仿真荷叶之间的水面上放置有微生物缓释浮球;所述下负载框架上铺设有砾石层。
所述上负载框架和下负载框架结构对称且均为网格结构,所述尼龙绳位于上负载框架与下负载框架对应的网格节点之间。
所述仿真荷叶安装在上负载框架的网格节点处。
所述仿真荷叶上设有仿真荷花。
所述仿真荷花为密度小于水的轻质材料。
所述高度调节管两端分别位于上负载框架和下负载框架的边框位置。
所述高度调节管包括套管和插管,所述插管插入套管内与套管活动相接。
所述微生物缓释浮球为内外层结构、外层为网状结构球体、内层为微生物包膜球。
所述上负载框架、仿真荷叶、高度调节管均为密度小于水的轻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66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污水消毒池的消毒液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效大水量气动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