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态化工原料运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7258.6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0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汪云峰;王建家;刘金华;刘涛;冯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高新区达高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88/54;B65D90/02;B65D90/48;B65D9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化工原料 运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态化工原料运输装置,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卧式储存罐,卧式储存罐左端侧中部设置有进料管,卧式储存罐右端侧中部设置有泄料管,泄料管内部设置有万向折弯式引流管,万向折弯式引流管出口端设置用于卸料的高压泵,高压泵设置于泄料管顶部与万向折弯式引流管连通;卧式储存罐内部设置有半导体散热杆,半导体散热杆顶部装配有网孔散热板。本实用新型有助于避免液态化工原料在转运过程中温度升高、内部压力过大造成的安全隐患;通过在储存罐内部设置热量转移机构,维持运输机构内部热稳定性;通过对现有的液态化工原料储存罐的卸料管口进行改进,避免卸料过程中频繁拧动卸料阀对储存罐整体强度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原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态化工原料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液态化工原料作为一种特殊的原料,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特性,基于上述特性,使得液态化工原料运输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运输过程中液态化工原料持续对储存罐的罐壁造成冲击,持续的碰撞冲击造成液态化工原料在储存罐内部温度迅速升高,使储存罐内部压力增加,不利于安全运输;与此同时,现有的液态化工原料储存罐的卸料管口大多设置于储存罐底部,卸料过程中需要频发打开卸料管口,频发的操作,极有可能造成卸料管口发生损伤,导致储存罐出现泄漏现场,储存罐整体强度变差,降低了液态化工原料储存罐的使用寿命。
基于以上分析,对现有化工原料运输机构进行技术改进,设计一种液态化工原料运输装置,降低液态化工原料对储存罐的冲击以及液态化工原料内部的撞击率,避免液态化工原料在转运过程中温度升高、内部压力过大造成的安全隐患,通过在储存罐内部设置热量转移机构,维持运输机构内部热稳定性;通过对现有的液态化工原料储存罐的卸料管进行改进,避免卸料过程中频繁拧动卸料阀对储存罐整体强度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化工原料运输机构进行技术改进,设计一种液态化工原料运输装置,降低液态化工原料对储存罐的冲击以及液态化工原料内部的撞击率,避免液态化工原料在转运过程中温度升高、内部压力过大造成的安全隐患;通过在储存罐内部设置热量转移机构,维持运输机构内部热稳定性;通过对现有的液态化工原料储存罐的卸料管口进行改进,避免卸料过程中频繁拧动卸料阀对储存罐整体强度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液态化工原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卧式储存罐(1),卧式储存罐(1)左端侧中部设置有进料管(11),卧式储存罐(1)右端侧中部设置有泄料管(12),泄料管(12)内部设置有万向折弯式引流管(1201),万向折弯式引流管(1201)出口端设置用于卸料的高压泵(1202),高压泵(1202)设置于泄料管(12)顶部与万向折弯式引流管(1201)连通;
所述进料管(11)最顶端高于卧式储存罐(1)最顶端3~5cm;
所述泄料管(12)最顶端高于卧式储存罐(1)最顶端5~8cm;
所述卧式储存罐(1)内部设置有半导体散热杆(6),半导体散热杆(6)垂直插入卧式储存罐(1)内部由卧式储存罐(1)底部延伸至卧式储存罐(1)顶部,所述半导体散热杆(6)顶部装配有网孔散热板(61);
所述卧式储存罐(1)底部设置有弧形布水板(2),弧形布水板(2)贴合于卧式储存罐(1)顶部,弧形布水板(2)底部设置有滴漏孔;
所述弧形布水板(2)顶部通过柔性输水软管连接有储水罐(21),储水罐(21)侧壁设置有用于显示储水罐(21)内部液面高度的液位计(2101);
所述卧式储存罐(1)顶部设置有泄压阀(7),泄压阀(7)穿过弧形布水板(2)将卧式储存罐(1)内部与外部连通;
所述卧式储存罐(1)内部设置有笼式阻拦网(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高新区达高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高新区达高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72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