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绕线电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7418.7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8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东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14 | 分类号: | H01C1/14;H01C1/036;H01C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七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2 | 代理人: | 王彦丽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涂层 引脚 电阻体 涂覆 绕线电阻器 一体涂覆 本实用新型 绝缘作用 使用寿命 轴向两端 电阻器 外端 生产工艺 裸露 外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电阻器,包括电阻体和自电阻体轴向两端分别引出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第二引脚自根部向外端依次为涂覆有引脚绝缘涂层的绝缘涂层段和用于装插PCB板的裸露引脚段,电阻体的外部涂覆有电阻体绝缘涂层,电阻体绝缘涂层与第二引脚的引脚绝缘涂层为一体涂覆制成;通过在第二引脚上形成涂覆有引脚绝缘涂层的绝缘涂层段,且引脚绝缘涂层与电阻体绝缘涂层一体涂覆制成,其不仅可以达到较好的绝缘作用,生产工艺简单快捷、效率高,而且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可保证电阻器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阻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绕线电阻器。
背景技术
绕线电阻是用镍铬线或锰铜线、康铜线绕在瓷管上制成的,其具有阻值精度极高、工作噪声小、稳定可靠、温度系数小、能承受高温等优点,主要用来在低频交流电路中发挥降压、分流、负载、反馈、转能、匹配等作用,或在电源电路中起到吸收器和分压器的作用,也可用作震荡回路和变压器内衰减调整及脉冲形成电路中的分流器,可广泛应用于家电、医疗设备、汽车行业、铁路、航空和军用设备仪器等领域。
现有的绕线型电阻器的结构一般均为电阻体,电阻体内设置有芯棒和绕在芯棒上缠绕的电阻丝,电阻体的轴向两端分别引出一个引线,其中一个引线用于装插PCB板,为达到绝缘的作用,该引线上多通过人工套设一个热缩套管,其虽可达到较好的绝缘作用,但生产效率极低,成本高,不适合大批量生产,且由于是通过后期人工套设,与引线的整体性效果不够好,长期使用状态下,由于温度的变化很容易出现热缩套管与引线分离或自身开裂的现象,从而影响电阻器整体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绕线电阻器,其可以达到较好的绝缘作用,且生产工艺简单快捷、效率高,同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可保证电阻器整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电阻器,包括电阻体和自电阻体轴向两端分别引出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第二引脚自根部向外端依次为涂覆有引脚绝缘涂层的绝缘涂层段和用于装插PCB板的裸露引脚段,电阻体的外部涂覆有电阻体绝缘涂层,电阻体绝缘涂层与第二引脚的引脚绝缘涂层连接并为一体涂覆制成。
进一步,裸露引脚段上设置有用于装插PCB板时进行定位的定位部。
进一步,定位部形状为V形、L形或U形中的一种。
进一步,绝缘涂层段占第二引脚总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
进一步,定位部紧靠绝缘涂层段的末端设置。
进一步,第一引脚的长度不小于第二引脚的长度。
进一步,电阻体绝缘涂层和引脚绝缘涂层均由绝缘阻燃漆涂覆制成。
进一步,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自电阻体的轴向引出端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电阻器,通过在第二引脚上形成涂覆有引脚绝缘涂层的绝缘涂层段,且引脚绝缘涂层与电阻体绝缘涂层一体涂覆制成,其不仅可以达到较好的绝缘作用,生产工艺简单快捷、效率高,而且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可保证电阻器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东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东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74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镭切可调厚膜晶片电阻
- 下一篇:一种安全压敏电阻器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