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桌面式前臂旋前旋后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9307.X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5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张岩岭;程干;李亚名;张彤旭;陶睿鹏;于振中;李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3/14;A63B21/05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志兴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臂 弹性件 本实用新型 肌肉锻炼 训练器 桌面式 侧板 壳体 肘部 把手连接 相对设置 地连接 受力 腕部 对称 把手 锻炼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桌面式前臂旋前旋后训练器,包括壳体、弹性件和把手,所述壳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所述弹性件的两端相互对称地连接在两个侧板上,所述把手连接在所述弹性件的中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改善了锻炼过程中腕部、肘部的受力情况,提高了对前臂旋前旋后肌肉锻炼的针对性,提高了前臂旋前旋后肌肉锻炼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臂训练器,尤其涉及一种桌面式前臂旋前旋后训练器。
背景技术
在体育锻炼中对前臂旋前旋后肌肉的锻炼,普遍是通过手握哑铃然后旋转哑铃来进行的。这种锻炼方式的强度取决于哑铃的质量,哑铃的质量越大,旋前旋后的锻炼强度越高。但与此同时,哑铃的质量大意味着哑铃的重量大,而哑铃的重量会施加在腕部、肘部等处,尤其是腕部受力感明显。即使短时间内高强度进行哑铃旋前旋后锻炼,也会引起腕部的剧烈疼痛感。现有的前臂旋前旋后训练器结构复杂,且对安装、放置、调节、使用等方面有较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了锻炼过程中腕部、肘部的受力情况的桌面式前臂旋前旋后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桌面式前臂旋前旋后训练器,包括壳体(1)、弹性件和把手(5),所述壳体(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所述弹性件的两端相互对称地连接在两个侧板上,所述把手(5)连接在所述弹性件的中部。转动把手5进行锻炼,改善了锻炼过程中腕部、肘部的受力情况,提高了对前臂旋前旋后肌肉锻炼的针对性。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包括拉簧(3)和刚性绳(4),两个拉簧(3)的外侧端部相互对称地连接在两个侧板上,所述刚性绳(4)连接在两个拉簧(3)的内侧端部之间。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采用整体的弹性绳。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把手(5)上开有连接孔,所述弹性件从所述连接孔中穿过。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把手(5)的外表面向内凹陷。方便抓握。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两个侧板上相互对称地开有通孔;两个吊环螺栓(2)的环部位于两个侧板的内侧,尾部分别从通孔处穿出两个侧板;两个蝶形螺母(6)分别在两个侧板的外侧连接在两个吊环螺栓(2)上,通过所述蝶形螺母(6)的内螺纹与所述吊环螺栓(2)尾部的外螺纹的配合将所述吊环螺栓(2)固定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吊环螺栓(2)的环部。通过旋转蝶形螺母可以调节拉簧的拉力。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1)还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分别连接在两个侧板的顶端和底端之间,所述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共同构成一个前后开口的长方体。便于安装和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改善了锻炼过程中腕部、肘部的受力情况,提高了对前臂旋前旋后肌肉锻炼的针对性,提高了前臂旋前旋后肌肉锻炼的效果;可以调节拉力,以适应不同情况的锻炼;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放置,调节和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桌面式前臂旋前旋后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桌面式前臂旋前旋后训练器,包括壳体1、弹性件、把手5、吊环螺栓2和蝶形螺母6。
壳体1包括侧板、顶板和底板,两个侧板相对设置,顶板和底板分别连接在两个侧板的顶端和底端之间,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共同构成一个前后开口的长方体。
两个侧板上相互对称地开有通孔;两个吊环螺栓2的环部位于两个侧板的内侧,尾部分别从通孔穿出两个侧板;两个蝶形螺母6分别在两个侧板的外侧连接在两个吊环螺栓2上,通过蝶形螺母6的内螺纹与吊环螺栓2尾部的外螺纹的配合将吊环螺栓2固定在侧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未经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93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体育教学用的上肢力量训练器
- 下一篇: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用康复训练装置